时间: 2025-05-10 10:17: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17:01
天入南郊白,云连朔野昏。
弼臣开盛府,殇虏哭新魂。
闻道通轺传,何当拜寝园。
荒寒岁将晚,愁绝更堪言。
天空已进入南郊,显得苍白;云层笼罩着北方的荒野,显得昏暗。
辅佐君主的臣子正在开设盛大的府邸,哀悼死去的敌人,哭泣着新冤魂。
听说有通报的车马传来,不知何时才能去拜访皇帝的寝园。
荒凉而寒冷的岁末将至,愁苦的心情更是无从言说。
"弼臣开盛府"常用以描绘大臣权势的象征。"殇虏哭新魂"则表现了战争带来的痛苦与哀悼,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不安。
张孝祥,字惟明,号东坡,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因其作品多关注国家命运、个人情怀而著称。他的诗风深沉而多情,常带有抒情性和思考。
本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战争频繁之际。诗人以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相结合,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亡灵的哀悼。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象与人事变化,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亡灵的哀思。开篇“天入南郊白”,描绘了一个苍白的天空,暗示着时局的严峻与压抑;接着用“云连朔野昏”进一步渲染了气氛的沉重。紧随其后,诗人提及辅佐君主的臣子正在开设盛大的府邸,反映了当时政治的奢靡与腐败;而“殇虏哭新魂”则引发对战争的思考,敌兵的死亡不仅是对士兵本人的悲痛,也反映了对家庭、社会的巨大影响。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尤其是“荒寒岁将晚”的意象,更是将诗人的忧愁与孤独感推向高潮。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政治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亡魂的哀悼,反映出诗人对当时社会的深刻反思与感慨。
诗中“天入南郊白”指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
“弼臣开盛府”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诗中提到的“殇虏”是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