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商州

《商州》

时间: 2025-05-07 15:50:51

诗句

宫址蔓生草,洞门低枕泉。

废兴人目击,何处是神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5:50:51

原文展示:

宫址蔓生草,洞门低枕泉。
废兴人目击,何处是神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废弃的宫殿,草木丛生,洞门低矮地依偎在泉水旁边。昔日的繁华与兴盛如今已成废墟,目睹这一切的人们,不禁感慨:究竟哪里才是真正的神仙境地呢?

注释:

  • 宫址:指的是古代宫殿的遗址。
  • 蔓生草:形容草木繁茂,长得很茂盛。
  • 洞门:指山洞或隐秘之处的门,通常与仙境相关。
  • 低枕泉:形容洞门靠着泉水,意境清幽。
  • 废兴:指的是兴盛与衰败的对比,历史的变迁。
  • 人目击:人们亲眼目睹这一切的变化。
  • 神仙:指的是传说中的隐士或超凡脱俗的人。

典故解析:

“神仙”在古代文学中常常用来指代那些隐居于山林间、脱离尘世的人物。这里的“神仙”不仅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也是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涉,唐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以诗歌风格清新脱俗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充满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李涉在某次游历商州时,看到昔日繁华的宫殿变成废墟,触发了对历史的感慨与思索。他通过对人类兴衰的观察,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诗歌鉴赏:

李涉的《商州》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荒凉的场景,反映了历史的无情与人类命运的变迁。首句“宫址蔓生草”直接点出主题,用“蔓生草”描绘出宫殿的荒废之态,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时间对人类建筑的侵蚀。接下来的“洞门低枕泉”,则通过“泉”字传达出一种自然与生命的存在,仿佛在对比历史的兴衰,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后两句“废兴人目击,何处是神仙?”则将时间的流逝与人们的观察结合,展现出对理想境界的追寻。诗人通过对废墟的描写,引发读者对“神仙”理想的思考,这里不仅是对隐士生活的向往,更是对逝去繁华的怀念。

整首诗在简洁的字句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人类历史的轮回和自然的永恒,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宫址蔓生草:描绘了遗址的荒凉,反映出时间的无情。
    • 洞门低枕泉:洞门的低矮与泉水的清澈形成对比,传达出自然的宁静。
    • 废兴人目击:人们目睹历史的变迁,感慨无常。
    • 何处是神仙?:引发对理想生活的思考,表达了追求超脱的愿望。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废兴”对比古今的兴衰,增强了诗的情感。
    • 象征:宫殿象征着权力的繁华,荒草象征着历史的无情。
  • 主题思想: 这首诗探讨了历史的变迁与人类的追求,揭示了繁华易逝的真理,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意象分析:

  • 宫址:象征权力、繁华与历史。
  • :生命的顽强,同时也象征着荒废。
  • 洞门:隐秘和理想生活的入口。
  • 泉水:象征生命与自然的永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宫址蔓生草”主要表达了什么? A. 繁华的景象
    B. 荒凉的遗址
    C. 人们的生活

  2. “何处是神仙?”中“神仙”指的是? A. 有权势的人
    B. 隐居于世外的人
    C. 普通百姓

  3. 诗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是? A. 拟人
    B. 对比
    C. 排比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诗词对比:

  • 李涉的《商州》与王维的《鹿柴》均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但李涉更注重历史的兴衰,而王维则展现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李涉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幽居即事八首 寄王彦博 闺怨二首 孝显追送至沙溪书所见以别 宿龙须山 独步寺前待斯远不至 初八日微雨明日犹有赐意作两绝句 其二 到家寄季承二首 晚行见梅 雨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四会五达 入室昻堂 两点水的字 立吃地陷 劳心焦思 搬口 乚字旁的字 霜廷 运渠 飠字旁的字 禄结尾的成语 皮字旁的字 疏失 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釒字旁的字 手格 克勤克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