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1:47: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47:59
无奈落叶何,纷纷满衰草。
疾来无气力,拥户不能扫。
欲访云外人,都迷上山道。
无奈涧水何,喧喧夜鸣石。
疏林透斜月,散乱金光滴。
欲访涧底人,路穷潭水碧。
无奈阿鼎何,娇啼索梨栗。
柴门正风雨,千向千回出。
欲识老病心,赖渠将过日。
无奈梅花何,满岩光似雪。
春风总未至,独自惊时节。
欲见惆怅心,又看花上月。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无奈的情感。落叶纷飞,覆盖了衰败的草地,秋风呼啸而来,使我无力打扫家门。想要找寻山外的人,却迷失在山路之中。涧水在夜晚喧响,石头在鸣叫。疏落的树林透出斜月,月光像金色的水滴一样洒落。我想去涧底寻找人,却发现通路已经被碧潭阻挡。阿鼎(即梨树和栗树)在雨中娇啼,柴门被风雨拍打,出门的路千回百转。我想了解老病的心境,却只能依赖时间的流逝。梅花满岩,光辉如雪,春风始终未能到来,独自惊惶于时节的变迁。想要见到心中的惆怅,只能看那花间的明月。
李涉,唐代诗人,生平不详,所作多为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脱俗,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此诗创作于一个秋冬交替的时节,诗人在山中独处,感受到自然的萧瑟与个人情感的无奈,表达了对友人和生活的思念。
《山中五无奈何》是一首充满了淡淡忧伤和无奈情绪的山水田园诗。诗人在山中静坐,周围的自然景色与自己内心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首联以“无奈落叶何”开篇,立刻引起读者的关注,落叶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衰草则象征着生命的衰败,诗人无法阻止这种变化,表现出对自然和生命无奈的感慨。
接下来的几联中,诗人通过描绘山水的声景,进一步加强了这种情感的传达。涧水的喧鸣和夜晚的寂静形成对比,诗人用“欲访云外人”表达了自己对外界的渴望,但迷失在山道的现实又让这种渴望变得无力。这里,诗人成功地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又令人感伤的氛围。
最后两联中,诗人提到梅花和春风,梅花的纯洁与高雅象征着希望,但“春风总未至”则暗示着希望的遥远和心中的惆怅,诗人只能独自面对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奈。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深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时光和友人的思考,令人深思。
无奈落叶何,纷纷满衰草。
表达对秋天的无奈,落叶纷纷,衰草遍地,象征生命的消逝。
疾来无气力,拥户不能扫。
形容秋风来袭,诗人感到无力抵抗,连门前的落叶都不愿意去扫。
欲访云外人,都迷上山道。
想要去寻找山外的人,却在山路上迷失方向,表现出孤独与彷徨。
无奈涧水何,喧喧夜鸣石。
夜间涧水喧响,诗人感到无奈,这种声音让他更加孤寂。
疏林透斜月,散乱金光滴。
斜月透过树林,金光滴落,营造出美丽而又忧伤的意境。
欲访涧底人,路穷潭水碧。
想去涧底找人,却发现通路已被碧潭阻挡,进一步引出孤独感。
无奈阿鼎何,娇啼索梨栗。
梨栗树在雨中啼叫,诗人感到无奈,这种无助感渗透到自然中。
柴门正风雨,千向千回出。
风雨交加,出门的路途曲折,象征生活的复杂与不易。
欲识老病心,赖渠将过日。
渴望了解病痛的心境,却只能依靠时间的流逝来淡化。
无奈梅花何,满岩光似雪。
梅花如雪般洁白,象征希望,却又无奈地感叹春风未至。
春风总未至,独自惊时节。
春风迟迟未到,诗人感到孤独与惶恐,反映出内心的焦虑。
欲见惆怅心,又看花上月。
想要见到自己的惆怅心情,只能借助花间的明月来寄托。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友人和美好时光的思念。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反映出一种对生活深刻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无奈落叶何”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欲访云外人”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满岩光似雪”中梅花的意象象征着什么?
以上内容为《山中五无奈何》的全面解析与学习材料,希望对你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