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45: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45:03
晨起二首(后首一题作山斋秋晚)
作者:许浑 〔唐代〕
桂树绿层层,风微烟露凝。
檐楹衔落月,帏幌映残灯。
蕲簟曙香冷,越瓶秋水澄。
心闲即无事,何异住山僧。
残月皓烟露,掩门深竹斋。
水虫鸣曲槛,山鸟下空阶。
清镜晓看发,素琴秋寄怀。
因知北窗客,日与世情乖。
晨起二首
一首:
桂树郁郁葱葱,微风中烟雾与露水凝结。
屋檐与横梁衔接着落下的明月,帷幕映照着残留的灯光。
蕲州的竹席在晨曦中散发着清冷的香气,越地的瓶中秋水清澈明亮。
心中闲适便无所事,何尝不是住在山中的僧人?
二首:
残月皎洁,烟雾与露水交融,门深锁在竹林的书斋中。
水虫在阳台上鸣叫,山鸟在空阶上飞落。
晨镜前我看着自己的秀发,素琴旁我的思念寄托于秋天。
因此知道北窗前的客人,日复一日与世间情感相乖离。
作者介绍:
许浑,字子云,号逸少,唐代诗人,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怀,作品多流露出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代,正值文人追求隐逸生活的风潮。诗中表现了作者在清晨的宁静与惬意,反映出他对自然和内心世界的思考。
《晨起二首》通过清晨的静谧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安宁与对世俗的超然。第一首诗以桂树、月光、灯火的描写开篇,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诗人从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细节中感受到了内心的宁静。诗中通过“心闲即无事”表达了对无为而治的追求,展示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态度。
第二首诗则转向了深深的竹斋,夜色和晨曦交替,水虫与山鸟的鸣叫生动地传达了自然的音韵。诗人在清晨照镜,思索着人生的意义,借助“素琴秋寄怀”,将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和谐结合。最后一句“日与世情乖”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无奈与疏离,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着自然与内心的和谐展开,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心闲即无事”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A. 忙碌
B. 超然
C. 忧愁
“水虫鸣曲槛”中“曲槛”指的是什么?
A. 门口
B. 阳台
C. 楼梯
诗人通过自然景物反映了怎样的情感?
A. 焦虑
B. 宁静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