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42: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2:56
我立永丰巅,首阳向我峙。
遂之清风台,以访墨胎氏。
郁郁松柏林,悠悠滦漆水。
雨洗春色深,人入清风里。
未食蕨与薇,安知肉食鄙。
为顽与为廉,百年同一死。
吁嗟黄虞人,在此不在彼。
我站在永丰的高峰,首阳山在我面前巍然耸立。
于是我来到清风台,去拜访墨胎氏(夷齐的庙)。
郁郁葱葱的松柏林,悠悠流淌的滦漆水。
雨水洗净了春色的深邃,人在清风中悠然自得。
未尝吃过蕨菜和薇菜,怎知肉食者的鄙夷。
无论是顽固还是廉洁,百年之后皆归尘土。
唉,黄虞之人,生在此地却不在彼方。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萧惟豫,清代诗人,生于世风浮华之时,提倡清新自然、返璞归真的诗风。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的超脱。
创作背景
《登清风台谒夷齐庙》创作于作者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时,反映出对社会的思考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本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的反思。开篇以“我立永丰巅,首阳向我峙”引出自然景观,展现出一种高远的意境。接着描绘清风台的美好,松柏和流水交相辉映,形成一种和谐的自然画面。诗中“未食蕨与薇,安知肉食鄙”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认同,质疑肉食者的鄙夷,进一步突显出对物质与精神的对比。末尾“吁嗟黄虞人,在此不在彼”则是对人生的感慨,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内心的宁静。整首诗情景交融,寓意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隐士生活与世俗生活的对比,强调了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性,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黄虞人”象征什么?
A. 隐士生活
B. 追逐物质
C. 战士
D. 商人
“未食蕨与薇”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对肉食的喜爱
B. 对简单生活的认同
C. 对饮食的无所谓
D. 对世俗的鄙夷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登清风台谒夷齐庙》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在主题上都表现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但萧惟豫的作品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陶渊明则更关注个人的内心宁静与世俗生活的脱离。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