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17: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17:29
海阔南风慢,天昏北斗斜。
孤臣伤失国,游子叹无家。
官饭身如寄,征衣鬓欲华。
越王台上望,家国在天涯。
海面开阔,南风轻轻吹拂,天空昏暗,北斗星倾斜。
孤独的臣子因失去国家而感到伤痛,漂泊的游子感叹没有家可归。
官府的饭食如同寄居,征战的衣服使我头发渐渐斑白。
在越王台上遥望,家国却远在天涯。
作者介绍:文天祥(1236-1283),字廷珪,号文山,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以忠贞不屈而闻名,曾力抗元军,最终被俘后惨遭杀害。他的诗词多表达家国情怀及对理想的坚持。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南宋灭亡、元朝入侵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文天祥身处国家危亡之际,诗中流露出对国家的忧虑与对家乡的思念。
《自叹》是文天祥在国家破碎、个人失落之际的情感倾诉,诗中展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与深深的孤独感。开篇两句“海阔南风慢,天昏北斗斜”描绘了一个辽阔却又阴沉的自然景象,仿佛映衬出作者心中失落与无助的情绪。接着,孤臣与游子的身份交织,表现出在战乱中失去故土的无奈与伤感,给人一种悲凉的感觉。
诗的中段通过“官饭身如寄,征衣鬓欲华”展示了作者在官场的寄居生活与因战斗而渐渐老去的无奈,流露出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在最后两句“越王台上望,家国在天涯”中,越王台作为一个历史典故,象征着失去的家国,遥远的天涯让人感受到一种深切的无力感与思乡情。整首诗在意象与情感的交织中,传达了作者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深切思考,具有极强的历史感与悲壮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国家沦亡的痛心与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文天祥作为忠臣的悲壮,强调了爱国情怀与个体命运之间的矛盾。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孤臣”指的是谁?
A. 失去国家的臣子
B. 成功的官员
C. 游子
D. 无名氏
诗中“征衣鬓欲华”表现了什么?
A. 战斗的荣耀
B. 年龄的增长与疲惫
C. 对生命的热爱
D. 对未来的憧憬
“越王台上望”中的“越王”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越王勾践
B. 越王阖闾
C. 越王允
D. 越王勃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