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8: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8:49
新雨涨汀沙,倚兰桡正值江亭初晓。堤坠乱桃红,红桥下斜映花阴如扫。波纹沁碧,一双燕子凌波小。乍罥晴丝,还又转,却误衔来萍草。漫从南浦催归,是閒情客里春游未了。双桨载笙歌,鸳鸯起何处画船吹到。曲终渺渺。前溪渐觉莺声悄。寒食今番过也,报道湔裙人少。
新雨过后,水涨得淹没了沙滩,我在江亭旁倚靠着兰桡,正值清晨初晓。堤岸上桃花纷乱地坠落,红桥下的花影斜斜地映照着,仿佛是被扫过一样。波纹浸润了碧水,双双燕子在水面上轻巧飞舞。忽然间,阳光的丝线缠住了它们,结果却误把水草衔来。漫步南浦催促归去,在闲情逸致中,春游似乎还未结束。双桨划动着歌声,鸳鸯船从何处吹来呢?曲子终了,远远地听不到声音。前溪似乎渐渐听不到莺声了。今年的寒食节已经过去,听说洗裙子的人少了。
沈皞日,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闻名,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风貌。
此诗创作于春季,诗人游历江南水乡,感受春水与花景的交融,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及对生活的感悟。
《南浦 其一 春水》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诗中呈现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开头的新雨和涨水,既是自然现象的描写,也为接下来的春景营造了一个生机勃勃的背景。诗人在江亭边倚舟而坐,感受到晨光中的宁静与柔美,堤岸上的桃花、红桥下的花影,都渗透着浓厚的春意。
“波纹沁碧,一双燕子凌波小。”这一句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燕子在水面上飞舞的轻盈,充满了春天的活力和灵动。而“乍罥晴丝,还又转,却误衔来萍草。”则表现了春日阳光的温暖,给人以轻快愉悦的感受,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思考与感慨。
全诗的最后几句,诗人似乎开始思考归去的时刻,但又不舍春游的欢乐,展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整首诗通过细致的描写与感情的抒发,传递出一种温柔而又悠远的春日情怀。
整首诗围绕春天的美景与人们的生活情感展开,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
“新雨涨汀沙”中的“汀”指什么? A. 溪流 B. 沙滩 C. 岸边
诗中描述的季节是? A. 夏天 B. 秋天 C. 春天
“乍罥晴丝”意指什么? A. 阳光的美丽 B. 燕子的轻盈 C. 春天的温暖
答案:
《南浦 其一 春水》和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都描写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前者更注重水乡的温柔与人情,后者则以清晨的宁静与诗人的思考为主,展现出不同的情感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