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不调归东川别业

《不调归东川别业》

时间: 2025-05-10 07:46:10

诗句

寸禄言可取,托身将见遗。

惭无匹夫志,悔与名山辞。

绂冕谢知己,林园多后时。

葛巾方濯足,蔬食但垂帷。

十室对河岸,渔樵祗在兹。

青郊香杜若,白水映茅茨。

昼景彻云树,夕阴澄古逵。

渚花独开晚,田鹤静飞迟。

且复乐生事,前贤为我师。

清歌聊鼓楫,永日望佳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46:10

诗词名称: 不调归东川别业

作者: 李颀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寸禄言可取,托身将见遗。
惭无匹夫志,悔与名山辞。
绂冕谢知己,林园多后时。
葛巾方濯足,蔬食但垂帷。
十室对河岸,渔樵祗在兹。
青郊香杜若,白水映茅茨。
昼景彻云树,夕阴澄古逵。
渚花独开晚,田鹤静飞迟。
且复乐生事,前贤为我师。
清歌聊鼓楫,永日望佳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名利的淡泊。诗人感叹自己微薄的官职和不愿托身于他人,心中愧疚于没有志向,后悔曾经辞别名山。虽然辞去了曾经的知己,但仍希望在这片林园中度过余生。诗人用葛巾洗脚,享用简单的蔬食,过着清淡的生活。他的住所临河而建,渔夫和樵夫常来此地。青郊中杜若花香四溢,白水映照着茅屋。白天的阳光透过树影,晚上则在古道上留下清澈的阴影。水边的花在晚春独自盛开,天上的白鹤悠然飞行。诗人希望能够乐在其中,前贤的事迹是他学习的榜样。在这漫长的日子里,他轻声歌唱,期待着美好的未来。


注释:

  • 寸禄:微薄的俸禄。
  • 绂冕:古代官员的服饰,象征地位。
  • 葛巾:一种用葛草编织的头巾,表示隐逸生活。
  • :水边的沙洲。
  • 杜若:一种香草,象征美好环境。

典故解析:

  • 名山:古人往往以名山隐居,象征着高洁的志向。
  • 前贤:指古代的智者或德者,表达对前人智慧的敬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颀,字延年,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他以五言诗闻名,风格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李颀隐居东川的时期,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人希望通过诗歌表达他对自然和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歌鉴赏:

李颀的《不调归东川别业》是一首充满隐逸情怀的诗作,诗中透出对名利的淡泊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作者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河岸边的宁静环境,展现了生活的恬淡与从容。全诗以“寸禄言可取”开篇,表明了诗人对微薄官职的不屑和对生活的重新审视。接着,诗人表现出对志向的惭愧和对过去选择的悔恨,反映出一种内心的挣扎与自省。

“十室对河岸,渔樵祗在兹”一句,展示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平和与简单,渔夫与樵夫的身影则象征着真实而朴素的生活。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致描绘,诗人传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与依恋。整首诗在描绘宁静生活的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期待与向往,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理想主义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寸禄言可取:说明自己的俸禄微薄,表示对物质的淡薄。
  2. 托身将见遗:不愿托身于他人,表达独立的志向。
  3. 惭无匹夫志:感到愧疚,认为自己没有志向。
  4. 悔与名山辞:后悔曾经离开隐居的名山。
  5. 绂冕谢知己:辞别知己,放弃官场生活。
  6. 林园多后时:希望在林园中享受宁静的生活。
  7. 葛巾方濯足:用葛巾洗脚,象征简朴生活。
  8. 蔬食但垂帷:生活简单,吃素食。
  9. 十室对河岸:住所临河而建,环境优美。
  10. 渔樵祗在兹:渔夫和樵夫常来此地,生活真实。
  11. 青郊香杜若:描绘自然环境,香草芬芳。
  12. 白水映茅茨:水面倒映着茅屋,景色优美。
  13. 昼景彻云树:白天阳光透过树影,描绘光影效果。
  14. 夕阴澄古逵:傍晚阴影清晰,古老的小路。
  15. 渚花独开晚:水边的花独自盛开,象征孤独与美。
  16. 田鹤静飞迟:白鹤轻盈飞行,表现宁静之美。
  17. 且复乐生事:希望能够享受生活的乐趣。
  18. 前贤为我师:前人的智慧是诗人的榜样。
  19. 清歌聊鼓楫:轻声歌唱,表达愉悦心情。
  20. 永日望佳期:期待美好的未来。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比喻理想的隐居生活。
  • 对仗:如“渔樵祗在兹”,对称工整,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名利的淡薄。诗人希望通过这种生活方式,找到内心的宁静与自我价值的实现。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河岸:象征宁静、自然的环境。
  • 杜若:代表着美好、芬芳的生活。
  • 渚花:象征孤独与独立的美。
  • 白鹤:代表自由与优雅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寸禄”指的是什么? A. 微薄的俸禄
    B. 丰厚的收入
    C. 高贵的身份
    D. 名声显赫

  2. 填空题:诗人通过描绘_____来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前贤”为诗人提供了追求名利的榜样。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1. A
  2. 自然环境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贾岛《寻隐者不遇》

诗词对比:

  • 王维与李颀的隐逸诗: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名利的淡泊,但王维的诗更多地融入了禅意与哲理,而李颀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3.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十二郎·垂虹桥 瑞龙吟·德清清明竞渡 醉桃源·芙蓉 思佳客·赋半面女髑髅 高阳台·落梅 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醉桃源·元日 花犯·谢黄复庵除夜寄古梅枝 莺啼序·荷和赵修全韵 点绛唇·越山见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矛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正寝 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一惊非小 耒字旁的字 重江 風字旁的字 牵合附会 十州 艸字旁的字 东完西缺 翅影 跋涉长途 哽哽咽咽 殳字旁的字 焱举 包含谒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