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9:44: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44:42
题鹊巢寺
作者: 姚勉 〔宋代〕
脩竹萧森影过墙,
屧声寂不响回廊。
道人独坐清无对,
饱杀薰风一味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寺庙景象:修长的竹子影子投射在墙上,脚步声在回廊中显得格外寂静。道人独自坐在清幽的环境中,没有人陪伴,感受到的只是那阵阵凉爽的风。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其意境和氛围与道教文化中的清幽、寂静和自然和谐相符合,体现了道家追求清净无为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姚勉,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清淡、雅致的诗风闻名。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题鹊巢寺》创作于宋代,社会动荡之时,诗人可能在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寺庙作为修行的场所,成为诗人抒发情感的理想之地。
这首《题鹊巢寺》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安静、清幽的寺庙场景。开头两句“脩竹萧森影过墙,屧声寂不响回廊”用丰富的视觉与听觉描绘了自然与人和谐共存的氛围。竹子在风中摇曳,影子透过墙面,仿佛在诉说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诗中的“屧声”则突出了环境的宁静,给予人一种身处世外桃源的感觉。
接下来的“道人独坐清无对”体现了道人一人静坐的情景,反映了他心中无所依赖的孤独与寂寞,也暗示了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最后一句“饱杀薰风一味凉”则使用了“饱杀”这一独特的表达,形象地描绘了风的凉意,进一步增强了诗的冷静和清新感。
整首诗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清静环境的向往,也流露出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它不仅是一幅自然风景画,更是一种哲学思考,透过清风竹影,反映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清幽环境的向往,反映了隐逸的生活态度,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脩竹”主要指什么?
A. 矮竹
B. 高大竹
C. 竹林
D. 竹叶
“道人独坐清无对”中“无对”指的是什么?
A. 没有对手
B. 没有对话
C. 没有朋友
D. 没有敌人
整首诗营造的氛围是?
A. 喧闹
B. 宁静
C. 忧伤
D. 热闹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题鹊巢寺》与李白的《月夜思》均表达了对宁静环境的向往,李白通过月光营造出孤独的思乡情绪,而姚勉则通过竹影和道人突显出一种超然的隐逸生活。两者在意境上都有一种清幽的气息,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