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登逍遥楼

《登逍遥楼》

时间: 2025-05-02 11:09:37

诗句

逍遥楼上望乡关,绿水泓澄云雾间。

北去衡阳二千里,无因雁足系书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09:37

原文展示:

逍遥楼上望乡关,
绿水泓澄云雾间。
北去衡阳二千里,无因雁足系书还。

白话文翻译:

在逍遥楼上远望故乡,
清澈的绿水与云雾交织在一起。
北去衡阳有两千里,无法借雁的翅膀寄回书信。

注释:

  • 逍遥楼:指的是一座名为“逍遥”的楼阁,象征着自由与闲适。
  • 乡关:故乡的地方。
  • 泓澄:泓,形容水深而清澈;澄,清澈透明。
  • 系书还:系,系住、寄送;书,书信;还,返回。

典故解析:

  • 雁足:指的是大雁,古人常借雁传书,象征着远方的思念和寄情。
  • 衡阳:指湖南的衡阳,是诗人思念的故乡,距离遥远,体现了诗人的孤独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之问(648年-713年),字子京,唐代诗人,因其诗风清新而受到重视。他的诗作多以山水、游历与思乡为主题,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游历期间,登上逍遥楼,目睹自然景色之美,心中却涌起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他对故乡的眷恋以及游子在外的孤独感。

诗歌鉴赏:

《登逍遥楼》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的诗作。开篇即以“逍遥楼上望乡关”点明了诗人的立场,站在高楼之上,远望故乡,心中涌动着浓浓的乡情。接着,“绿水泓澄云雾间”描绘了眼前的自然风光,水的清澈与云雾的缭绕,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仿佛让人沉浸于逍遥与宁静之中。然而,这种美丽却无法掩盖他内心的孤寂。“北去衡阳二千里”的描写则将思乡的距离生动展现,遥远的距离让思念愈发显得沉重。最后一句“无因雁足系书还”则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诗人无奈地感叹,连借雁传书的机会都没有,思乡之情愈发显得深沉与无助。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深刻地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展现了唐代诗人对人生和情感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逍遥楼上望乡关:在逍遥楼上俯瞩故乡,表达了诗人身处高处的自由与对故乡的思念。
  2. 绿水泓澄云雾间:描绘出自然景色的美丽,水清澈见底,云雾缥缈,形成和谐而恬静的氛围。
  3. 北去衡阳二千里:强调距离,表达了对故乡的遥远和渴望。
  4. 无因雁足系书还:无奈地叹息,连借雁传书的机会都没有,思乡的情感无处寄托。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望乡关”和“系书还”形成对仗,增强了节奏感。
  • 比喻:将大雁比作信使,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思乡的情感。
  • 意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思乡的情绪。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思乡,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游子在外的孤独感,展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故乡的眷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逍遥:象征自由与闲适,反映诗人的精神状态。
  • 绿水:象征纯洁与生机,表现自然之美。
  • 云雾:象征神秘与遥远,体现思乡的难以触及。
  • 雁足:象征传情与寄托,反映对故乡的深切眷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逍遥楼”象征什么?

    • A. 自由与闲适
    • B. 忧伤与孤独
    • C. 繁华与热闹
  2. “北去衡阳二千里”中的“二千里”意指什么?

    • A. 诗人对故乡的距离
    • B. 诗人的游历路线
    • C. 诗人打算去的地方
  3. 诗中提到的“雁足”是用来象征什么?

    • A. 自由
    • B. 思乡与寄情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夜泊牛津》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相比,两者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杜甫的作品更侧重于兄弟情感,而宋之问的《登逍遥楼》则更注重自然与孤独的结合,展现出游子的孤独与无奈。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春晴 春晴即事(1) 其二 ) 春晴即事(1) 二首 春晴 春晴兼忆倪李诸君 春晴 春晴 春晴郊行适逢陆生见过 春晴纵步 春晴极寒登池楼书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金字旁的字 栗密 己字旁的字 异志 提手旁的字 祝发空门 独异于人 东闯西踱 弃公营私 冢君 尸字头的字 包含愦的词语有哪些 旌延 母字旁的字 收鲜船 包含抱的词语有哪些 千辛万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