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5: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5:02
桃花
作者: 林逋 〔宋代〕
柳坠梅飘半月初,小园孤榭更庭除。
任应雨杏情无别,最与烟篁分不疏。
比并合饶皮博士,形相偏属薛尚书。
薄红深茜尖尖叶,亦有愁肠未负渠。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柳树的枝条已经掉落,梅花也在轻轻飘落,正值初春的小园子里,孤零零的亭子旁边,草坪已经被清理得干干净净。即使杏花在雨中情感淡薄,但桃花与竹林的关系却更加密切。桃花的形态与皮肤博士相似,而它的样子又偏偏像薛尚书。那薄薄的红色和深深的茜色的叶子,让人感到愁苦,似乎在向人倾诉它的内心情感。
林逋(967年-1028年),字君复,号逸人,宋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林逋一生追求隐逸生活,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色及个人情感,特别擅长描写花草树木。
这首诗写于春天,正值花开之时,林逋通过描写桃花与周围的环境,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及内心的情感波动。
《桃花》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感悟。开篇以“柳坠梅飘”引出季节的变换,给读者一种清新的感觉。诗中对小园和孤榭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宁静而孤独的氛围,似乎在暗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的渴望。
接下来的两句“任应雨杏情无别,最与烟篁分不疏”,则通过杏花与桃花的对比,表现出不同花卉的情感状态,尤其是桃花与竹林的亲密关系,隐喻着人与自然之间深厚的联系。
末尾的“薄红深茜尖尖叶,亦有愁肠未负渠”,则是诗歌情感的高潮,薄红与深茜的对比,传递出一种美丽却又愁苦的情感,仿佛在诉说桃花内心的复杂情绪,也映射出诗人自己的情感。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春天和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思索。
整首诗通过对桃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同时也展现了对孤独与愁苦的深刻感悟。诗歌的情感基调在美丽与忧伤之间摇摆,反映了人生的复杂性。
诗中提到的“柳坠梅飘”指的是哪一个季节的到来?
“薄红深茜尖尖叶”中的“薄红”指的是哪种植物的颜色?
诗中提到的“薛尚书”象征什么?
两首诗虽同属描写春天的主题,但情感基调有显著差异,前者更显欢愉,后者则多了一份沉静与思索,反映了不同的诗人情感世界。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林逋的《桃花》,领悟其深邃的情感与丰富的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