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52:46
原文展示:
常爱人间此会稀,
话长终夕重开扉。
孤山猿鸟西湖上,
懒对寒灯咏式微。
白话文翻译:
我常常喜爱这样的聚会,虽然人间这样的机会很稀少。
长时间的交谈到深夜,才再次打开门。
孤山上的猿鸣和鸟叫在西湖上空回荡,
我懒得对着寒灯吟咏那微弱的诗句。
注释:
- 常爱:常常喜爱。
- 人间此会稀:人世间这样的聚会机会很少。
- 话长终夕:长时间的交谈直到夜晚结束。
- 重开扉:再次打开门。
- 孤山猿鸟:指的是孤山上的猿和鸟。
- 懒对寒灯:懒得对着寒冷的灯光。
- 咏式微:吟咏微弱的诗句。
典故解析:
- 孤山:指的是西湖旁的孤山,因其独特的自然景观而著名。
- 寒灯:象征着孤独和冷清的环境,常常用来描绘深夜的情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逋,字宗白,号孤山,宋代诗人,因其高洁的品格和清新的诗风而著称。他生活在南宋时期,崇尚隐逸生活,常在西湖一带游览和作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林逋在姑苏的净惠大师院,表达了他对友情和聚会的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孤独和寒冷的感慨。
诗歌鉴赏:
林逋的《宿姑苏净惠大师院》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晚画面。诗的前两句表达了对聚会的珍惜之情,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尽管这样的机会难得,但仍然让人倍感温暖。后两句则转向孤独的境地,描绘出寒夜中的孤山猿鸟,传达出一种无奈的心境。整首诗在对比中展现了人生的多样性,既有温暖的友情,也有独自面对寂寞的无奈,让人深思。
诗词解析:
- 常爱人间此会稀:表达了对人与人相聚的珍惜,突显聚会的稀缺性。
- 话长终夕重开扉:暗示交流的深度和亲密,夜深时依然不舍得结束。
- 孤山猿鸟西湖上:构建了自然景观与人类情感的对比,孤独的猿鸟使人感到冷清。
- 懒对寒灯咏式微:表现出诗人在孤独之中对吟咏失去兴趣,反映出心境的消极。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话长终夕”和“重开扉”,展现了语言的节奏感。
- 意象:如“寒灯”与“孤山猿鸟”,形成了孤独与温暖之间的鲜明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友情的珍惜与对孤独的感慨。通过对比,表现出即使在孤独的境地,也依然怀念与友人相聚的温暖时光。
意象分析:
- 孤山:象征独立与隐逸。
- 猿鸟:代表自然的声音,增添了诗的意境。
- 寒灯:象征孤独与冷清的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林逋的字是什么?
- A. 宗白
- B. 逍遥
- C. 明月
- D. 冷月
- 答案: A
-
诗中提到的“孤山”位于哪个湖泊旁?
- A. 西湖
- B. 太湖
- C. 东湖
- D. 南湖
- 答案: A
-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自然的热爱
- B. 对友情的珍惜与孤独的感慨
- C. 对金钱的追求
- D. 对权力的渴望
-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 林逋《宿姑苏净惠大师院》与李白《月下独酌》都描绘了孤独的情感,但林逋更侧重于对友情的怀念,而李白则更关注于自我对酒的解脱。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