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遵式师谒金陵王相国

《送遵式师谒金陵王相国》

时间: 2025-04-30 20:39:19

诗句

高牙熊轼隐铃斋,棠树阴浓长绿苔。

丞相望尊宝谒少,清言应喜道人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39:19

原文展示

送遵式师谒金陵王相国
高牙熊轼隐铃斋,
棠树阴浓长绿苔。
丞相望尊宝谒少,
清言应喜道人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的场景,铃斋静谧,棠树的浓荫下覆盖着长长的绿苔。诗人提到丞相在期待尊贵的客人来访,清雅的言辞应该会让人感到愉悦。

注释

  • 高牙:指高大的牙齿,这里可能指一种装饰或建筑的形态。
  • 熊轼:熊轼指的是一种古代的车轼,可能暗指高大的建筑或隐居处所。
  • 铃斋:隐士的居所,通常用以修身养性。
  • 棠树:一种树木,象征着平和与安宁。
  • 长绿苔:生长茂盛的苔藓,象征着静谧与沉静。
  • 丞相:指王国的宰相,地位尊贵。
  • 宝谒:通常指贵客的拜访,带有尊敬的意味。
  • 清言:清雅的言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逋(967年-1028年),字景仁,号山隐,宋代诗人,以其高洁的品格和深厚的诗才著称。他的诗风清新淡雅,擅长描写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代,时代背景是士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林逋在金陵时,可能受到了隐士文化的影响,表达了对丞相的敬仰与对清雅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送遵式师谒金陵王相国》是一首清新典雅的诗作,透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推崇与对文人交往的珍视。诗的开头以“高牙熊轼隐铃斋”引人入胜,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仿佛让读者看到了那隐士的居所,感受到了其中的清幽。接着“棠树阴浓长绿苔”,通过树木与苔藓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之美与静谧之感,暗喻着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丞相的期待,“丞相望尊宝谒少”,不仅表达了对丞相的尊重,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际交往与文人情谊的重视。最后一句“清言应喜道人来”则更进一步强调了对清雅言辞的欣赏,蕴含着诗人对文化交流的期待与珍视。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也反映了诗人内心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显示了宋代士人对隐逸与清雅的向往。通过对环境与情感的细致刻画,林逋以其独特的视角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令这首诗成为一幅生动的隐士生活画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高牙熊轼隐铃斋:描绘隐士的居所,暗示了诗人的隐逸心态。
  2. 棠树阴浓长绿苔: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静谧的环境。
  3. 丞相望尊宝谒少:展现出对丞相的敬意与期待。
  4. 清言应喜道人来:表达了对文人交往的期待与珍视。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高牙熊轼”与“棠树阴浓”,展现了诗人工整的艺术风格。
  • 意象:通过“铃斋”、“棠树”、“绿苔”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传达出隐逸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文人交往的珍视,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理想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铃斋:象征隐逸与宁静。
  • 棠树:象征生命与自然的和谐。
  • 绿苔:象征静谧与岁月的沉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丞相”是指什么? a) 诗人的朋友
    b) 王国的宰相
    c) 一位隐士
    d) 诗人的老师

  2. “棠树阴浓长绿苔”描绘的是什么样的环境? a) 热闹的市场
    b) 静谧的隐居处
    c) 繁华的街道
    d) 开阔的田野

答案

  1. b) 王国的宰相
  2. b) 静谧的隐居处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 林逋的《送遵式师谒金陵王相国》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但王维的诗更侧重于自然景物的描写,而林逋则更注重情感与人际关系的交融。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林逋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骊姬墓下作 草堂村寻罗生不遇 题井陉双溪李道士所居 赴嘉州过城固县寻永安超禅师房 河西太守杜公挽歌四首 其四 江上春叹 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 过酒泉忆杜陵别业 寻少室张山人闻与偃师周明府同入都 春光戏题赠李侯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夸大其辞 穴宝盖的字 阪隰 皿字底的字 积玉堆金 金焰 经官动府 说那里话 包含跳的词语有哪些 克字旁的字 青霄白日 毡墨 招是惹非 母字旁的字 包含皂的词语有哪些 隶字旁的字 包含逢的词语有哪些 以文害辞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