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分题得花露双字韵

《分题得花露双字韵》

时间: 2025-05-05 10:24:06

诗句

凝红湿翠媚春江,残月幽香度晓窗。

正恐枝头珠作颗,冷惊宿蝶去双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0:24:06

原文展示:

凝红湿翠媚春江,残月幽香度晓窗。正恐枝头珠作颗,冷惊宿蝶去双双。

白话文翻译:

春江上,红花和翠绿的叶子在春天的阳光下显得格外娇艳,湿润的花瓣散发出幽香。清晨的窗外,残留的月光透过窗户洒入。正担心树枝上挂着的露珠会变成一颗颗的泪珠,突然惊动了停在花间的双双蝴蝶,纷纷离去。

注释:

  • 凝红:凝聚的红色,指花朵的颜色。
  • 湿翠:湿润的绿色,指叶子的颜色。
  • :美丽,妩媚。
  • 幽香:细腻而清淡的香气。
  • :穿过,经过。
  • 晓窗:清晨的窗户。
  • 正恐:正担心。
  • 枝头:树枝的顶端。
  • 珠作颗:露珠像颗粒一样挂在树枝上。
  • 冷惊:突然受到惊吓。
  • 宿蝶:停留在花上的蝴蝶。

典故解析:

  • 春江: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 残月:常用来表示时间的流逝和美好的回忆。
  • 蝴蝶:常被视为爱情和美丽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浩,字子亨,号愚山,宋代词人,生于南宋时期,主要以词著称,擅长表达细腻的情感与景物描写。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春季,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以及花露的清晨情景,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即逝时光的惋惜。

诗歌鉴赏:

这首小诗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春江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开头两句“凝红湿翠媚春江”,通过色彩的对比,渲染出春江的生机与活力,展示了春天的妩媚。而“残月幽香度晓窗”则引入了清晨的意境,月光映照下的窗口透出一丝宁静与幽雅,仿佛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晨曦。接下来的两句“正恐枝头珠作颗,冷惊宿蝶去双双”则让人感受到一种不安,露珠的存在似乎预示着春天的短暂与易逝,蝴蝶的惊飞则象征着美好的事物总是难以把握。整体来看,诗歌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一种对生命与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感伤,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凝红湿翠媚春江:描绘春江的鲜花与绿叶,展现出春天的美好气息。
  2. 残月幽香度晓窗:清晨的月光透过窗户,带来花香,营造出静谧的氛围。
  3. 正恐枝头珠作颗:表达对露珠的担忧,隐喻着时间的流逝。
  4. 冷惊宿蝶去双双:蝴蝶被惊扰而飞走,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易逝。

修辞手法:

  • 比喻:露珠被比作颗粒,形象生动。
  • 拟人:蝴蝶“去双双”,赋予其生命与情感。
  • 对仗:前两句在结构上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景象的欣赏与对短暂生命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江:象征生命的活力与美好。
  • 花露:象征青春与美丽。
  • 蝴蝶:常与爱情、自由、轻盈的生活相关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凝红湿翠”描绘了什么?

    • A. 春天的花与叶
    • B. 秋天的落叶
    • C. 冬天的雪花
  2. “冷惊宿蝶”中的“宿蝶”指的是什么?

    • A. 过去的回忆
    • B. 停留在花上的蝴蝶
    • C. 一种饮品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夜喜雨》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与史浩《分题得花露双字韵》: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意象,但李白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史浩则更多地表现对春色的细腻观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李彭州乞鹤于虞万州 送秦秘监以显谟知潼川 送安同知赴阙五首 次韵黄侍郎海棠花下怯黄昏七绝 讲筵侍立 其二 张运判 其二 杨尚书生日 八月十五日夜月意偃蹇夜久微明须臾复瞻叔兄 高不疑与客登梁昭明钓台李肩吾和前诗见遗用 次肩吾庆生日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歺字旁的字 蒙庄子 反文旁的字 悬军深入 肉字旁的字 辛字旁的字 页字旁的字 虞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地棱 跨下 包含晒的词语有哪些 大处落墨 鸾交凤友 求贤用士 贝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撞击 哀恻 言文行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