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0:39: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0:39:43
次韵慈奥寂照院僧石岩花
作者: 史浩 〔宋代〕
溪山朔雪销篱落,
始闻花信惊梅萼。
韶华一瞬掉头去,
满眼园林成翠幄。
谁知幽谷犹藏春,
万蒂千跗意态新。
霞光分彩气欲热,
露浥燕脂色未匀。
墨工绘句谩称好,
不见此花空到老。
子美羞看黄四蹊,
退之不数红云岛。
天下健步吾能用,
拟擘云头骑綵凤。
叫阍乞与生香归,
只许牡丹名并飞。
溪边的山川和初冬的雪已经融化,
这时我才听到花信,惊动了梅花的芽。
青春如白驹过隙,瞬间即逝,
满眼的园林已披上了翠绿的纱帐。
谁知幽静的山谷里仍然藏着春天,
万朵花瓣和千条藤蔓意态各异,焕然一新。
霞光分散,彩云欲热,
露水浸润,燕脂般的色泽尚未均匀。
书画家们描绘的句子虽然称得上好,
可若看不到这花,空活一世也无趣。
白居易羞于观看黄四的步态,
退之不愿数算红云岛的美丽。
在这世间,健步如飞我也能做到,
想要在云头上骑着彩凤翱翔。
请阍人乞求将香气送回,
只愿牡丹的名声与我齐飞。
史浩,字君平,号青松,宋代著名诗人,性情豁达,擅长诗文。其诗风清新脱俗,常常描绘自然景物和人情冷暖,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个人的所思所想。
此诗作于春天,正值梅花绽放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的思考。诗中蕴含了对花的热爱与珍惜,同时也反映了对传统诗人作品的敬意与反思。
本诗以优美的自然景色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对流逝青春的感慨。开篇描绘了冬雪融化之后,春花初绽的美丽景象,诗人用“溪山朔雪销篱落”形象地描绘出了春意的浓厚。紧接着,诗人运用“韶华一瞬掉头去”表明时间的无情,瞬息万变的生命仿佛在无声中流逝。
诗中“谁知幽谷犹藏春”一句,表现了自然界的神秘与生命力的顽强,暗示即使在看似荒凉的地方,依然有春天的气息在孕育。接下来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色彩斑斓,生动而富有张力,尤其是“露浥燕脂色未匀”,既描绘了春花的娇艳,也隐含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与渴望。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自我反思表达了对传统诗人作品的嫉妒与不满,尤其是提到白居易和黄庭坚,显示出对当代诗人地位的自省与追求。结尾处“只许牡丹名并飞”则以牡丹作为象征,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诗人希望能够与牡丹齐名,达到艺术与生命的巅峰。
整首诗围绕春天的到来,借助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青春流逝的感慨,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自身艺术追求的自省与反思。
诗中提到的“花信”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青春流逝的感慨用哪一句表达?
“只许牡丹名并飞”中的牡丹象征什么?
可以将史浩的《次韵慈奥寂照院僧石岩花》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进行对比,前者侧重于春天的美丽与青春的流逝,后者则通过草的生命力与自然轮回,表达对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