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38: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38:14
水龙吟 细字韵
作者: 周景 〔元代〕
人生能几相逢,百年四海为兄弟。
旧时青眼,今番白发,年华陨涕。
春更无情,抛人先去,杨花无蒂。
况江程渐短,别期渐紧,须重把兰舟系。
幸自清江如带,指黄垆流莺声细。
沧波如许,平芜何处,明朝迢递。
何预兴亡,不如休去,墙阴挑荠。
且相期共看,蓬莱清浅,更三千岁。
人生中能有多少次相逢呢?在这百年里,四海之内的人都可以是兄弟。曾经的青涩如今却已白发苍苍,岁月的流逝让人感伤。春天无情,先抛下了人,杨花无根,随风飘零。更何况江河的旅程愈来愈短,分别的日期愈来愈近,必须重新把兰舟系好。幸好清江如带,指着黄垆可以听到黄莺的细声。沧波如此辽阔,平芜的何处,明天的路途又是多么遥远。何必去预料兴亡呢?不如歇息,墙阴下挑些荠菜。且约好一同去看那蓬莱的清浅,期待三千年的长久。
作者介绍:周景,元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以清新婉约著称,常以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为题材。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周景晚年,回顾人生,感慨时光流逝,表达对友人相聚与离别的珍惜,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思考。
《水龙吟 细字韵》通过对人生相逢与别离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惆怅与思考。开篇即以“人生能几相逢”引入,引发读者对人生短暂的共鸣。接着,诗人通过对青涩与白发的对比,突显了时光的无情。尤其是“春更无情,抛人先去,杨花无蒂”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残酷与离别的无奈,情感愈发深沉。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如“清江如带”和“黄垆流莺声细”,则展现了一种宁静的美,给人以慰藉。而“何预兴亡,不如休去”则是对历史的反思,表达了一种豁达的态度,选择放下对过往的执念,与友人一同享受当下的美好。最后,“且相期共看,蓬莱清浅,更三千岁”则是对未来的期许,传递出一种对理想与友谊的向往。这首诗在情感的起伏与自然的描绘中,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人生哲学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人生短暂与相聚离别的思考,传达出珍惜当下、放下执念的生活哲学,强调友谊与理想的重要性。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人生能几相逢,意指:
“春更无情,抛人先去”中的“春”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兰舟”象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