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有感

《有感》

时间: 2025-05-10 03:53:42

诗句

宛溪垂柳最长枝,曾被春风尽日吹。

不堪攀折犹堪看,陌上少年来自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3:53:42

诗词名称: 有感

作者: 杜牧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宛溪垂柳最长枝,曾被春风尽日吹。
不堪攀折犹堪看,陌上少年来自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宛溪旁的垂柳,枝条长得最为茂盛,曾经在春风中整天摇曳。虽然不忍心去攀折这些美丽的柳枝,却又十分喜欢欣赏它们。陌生的小伙子慢慢地走来,显得有些迟缓。


注释:

字词注释:

  • 宛溪:指的是一个溪流名,环境优美。
  • 垂柳:指向水面垂下的柳树,象征柔美。
  • 不堪:不忍心、无法承受。
  • 陌上:指田间小路,常用来形容乡村的环境。
  • 少年:年轻的男子,象征朝气与活力。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青春和美好事物的珍惜,反映了唐代文人对自然的喜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樽前,晚唐著名诗人,以其骈文和五言绝句闻名于世,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人生哲理及时事政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杜牧晚年,正值他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时期。诗中反映了作者对美好时光和青春的留恋。


诗歌鉴赏:

杜牧的《有感》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诗中的“宛溪垂柳”不仅是自然的象征,更代表着青春的柔韧与生机。春风的吹拂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变迁。诗人在欣赏这些美丽的柳树时,流露出一种不忍心去触碰的情感,体现了对青春的感慨与叹息。

“陌上少年来自迟”则引入了一个年轻的身影,象征着生命的希望与活力。诗人通过对比,巧妙地将青春的美好与时间的无情相对照,增添了几分忧伤的情绪。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复杂的情感,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宛溪垂柳最长枝:描绘了宛溪旁的柳树,枝条长且柔美,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春景。
  • 曾被春风尽日吹:春风不断地吹拂柳枝,象征着青春的活力和美好时光的流逝。
  • 不堪攀折犹堪看:表达了诗人对柳树的珍惜,不愿意去攀折,反而更喜欢欣赏。
  • 陌上少年来自迟:年轻人迟迟未至,暗示了青春的延续和希望,也引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柳树比作青春的象征,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关系。
  • 拟人:柳树似乎在春风中欢快地舞动,赋予了自然以生命。
  • 对仗:诗句之间形成了和谐的对称,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青春、美好事物的敬畏和珍惜,同时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感叹,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垂柳:象征柔美与生命的脆弱。
  • 春风:代表青春、生命的活力。
  • 少年:象征未来的希望与朝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宛溪”指的是哪种自然景观? A. 山脉
    B. 溪流
    C. 湖泊
    D. 森林

  2. 诗中“陌上少年”所象征的是什么? A. 过去
    B. 未来
    C. 现在
    D. 忘却

  3. 诗歌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快乐
    B. 忧伤
    C. 迷茫
    D.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杜牧的《有感》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写了自然景色,但前者更侧重于青春与时间的感叹,而后者则表现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淡泊。两者都展示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杜牧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文学研究》

相关查询

木犀花下怀石翁先生 济翁弟赠白团扇子一面,作百竹图有诗和以谢 送行 竹枝歌六首寄胡定安 其一 昔昔盐二十首 其十一 蟠龙随镜隐 草堂看花十二首 其九 日本照禅者欲得数径以述怀赠之 寄汪知己 寄刘铭伯 题韩允传所藏钱舜举山居图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秦女楚珠 包含鬼的词语有哪些 信牒 会丧 病字头的字 弓字旁的字 包含览的词语有哪些 唱沙作米 撧耳顿足 省想 包含踝的词语有哪些 夫开头的成语 临死不恐 见字旁的字 凶相毕露 须发皆白 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面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鬵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