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57: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57:01
镜湖雪霁贻方干
作者: 崔道融 〔唐代〕
天外晓岚和雪望,
月中归棹带冰行。
相逢半醉吟诗苦,
应抵寒猿袅树声。
清晨的苍岚和雪景在远方交融,
月光下的归舟带着冰霜行驶。
我们相遇时微醺吟诗,感到苦涩,
这声音应当抵得上寒猿在树间的哀鸣。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寒猿”常用于古诗中象征孤独、清冷的情绪。在古代诗词中,猿的哀鸣往往与诗人的情感相联系,暗示着一种孤独的心境。
崔道融(约 835-901),字子弘,号子真,唐代诗人,擅长五言律诗,其诗风清新自然,感情真挚。
《镜湖雪霁贻方干》的创作出于作者对雪后清晨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在自然景色中所引发的孤独与思考。
本诗通过描绘雪后清晨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首句“天外晓岚和雪望”以极具画面感的语言,勾勒出雪后清晨的美丽景象,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接着“月中归棹带冰行”通过描写归舟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旅途感,似乎在暗示诗人的内心世界。
在后两句中,诗人自述“相逢半醉吟诗苦”,表达了与友相聚时的微醺状态,然而这种醉意却伴随着一种苦涩的情绪。最后一句“应抵寒猿袅树声”则将孤独的情感升华,寒猿的哀鸣与诗人的吟咏形成对照,使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思考与情感的交织。
本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隐喻、对比等。其中“寒猿袅树声”是通过对比,展示了孤独的情感,与诗人的吟咏形成鲜明的对照。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通过自然景象引发的内心孤独与思考,展现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感叹和对人生苦涩的感慨。
诗中“晓岚”指的是?
a) 清晨的雾气
b) 晚上的星空
c) 雪后的静谧
“寒猿袅树声”中,寒猿的意象代表什么?
a) 欢乐
b) 孤独
c) 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