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41: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1:10
漫说山东第二州,枣林桑泊负春游。
城西亦有红千叶,人老簪花却自羞。
小桃破萼未胜春,罗绮丛中第一人。
闻道使君归去后,舞衫歌扇总生尘。
陈有小妓,述古称之。
这首诗开始漫谈山东的第二个州,那里有春天的游览,枣树和桑树相间。城西也有美丽的红花,年老的女子却羞于插花。小桃花虽已开,但仍不及春天的繁华,在华丽的衣服中她依然是最引人注目的人。听说使君回去之后,舞衣和歌扇都落了灰尘。陈家有个小妓女,称这首诗为“述古”。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散文、词都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细腻,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个性。
该诗创作于苏轼被贬至海南之时,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在那个时期,诗人经历了政治上的波折,心境随之变幻,诗中流露出对春天的思念与人生的哲思。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感慨。开头提到山东的风光,运用“漫说”二字,显得轻松而随意,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接着通过“枣林桑泊”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春游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诗中提到“城西亦有红千叶”,不仅展示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人们在这美丽的春天中,依然会有自己的情感与纠葛。
“人老簪花却自羞”一句,似乎在表达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尽管外在的美丽依旧,但内心的羞愧与沧桑却难以掩饰。小桃花的盛开与春天的结合,不禁让人联想到青春的短暂与美好。最后几句则通过对“舞衫歌扇”的描写,体现出一种离别后的寂寞与无奈,似乎在叹息美好时光的流逝。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十分丰富,既有自然景观的描写,又有人物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思与哲理。
这些意象结合在一起,构成了诗中丰富的情感和哲理。
诗中提到的“枣林桑泊”指的是什么?
“人老簪花却自羞”表达了什么情感?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