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25: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25:24
江郊
苏轼
惠州归善县治之北数百步抵江,少西有盘石小潭,可以垂钓,作江郊诗云。
江郊葱昽,云水蒨绚。
碕岸斗入,洄潭轮转。
先生悦之,布席闲燕。
初日下照,潜鳞俯见。
意钓忘鱼,乐此竿线。
优哉悠哉,玩物之变。
在惠州归善县治北边几百步的地方,有一条江,西边有一个小潭,石头盘绕,可以垂钓。于是我写下这首《江郊》诗。
江边的景色葱郁而迷人,云水相映,色彩绚烂。
岸边的礁石突出,潭水在漩涡中转动。
我在这里悠然自得,席地而坐,享受这静谧的时光。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水面,水下的鱼影隐约可见。
我专注于钓鱼,忘却了鱼的存在,乐在其中。
这真是无忧无虑,享受生活的变化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体现了隐逸生活的理念,反映出苏轼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生平经历坎坷,曾任多地官职,因政治原因多次被贬。其诗词风格豪放、清新,兼具哲思与情感。
创作背景
《江郊》创作于苏轼贬谪惠州期间。此时,苏轼身处偏远之地,心境愈发淡泊,渴望与自然亲密接触,因而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江郊》是一首表达自然美与生活乐趣的诗作。全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将江边的景色与作者的心境融为一体。首句以“江郊葱昽”引出自然的美,作者以清新的笔触描绘出江水与天空的色彩,展现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景象。此后,诗人将视角转向自己,描述在这片宁静之地的悠闲生活,表现了他对钓鱼的沉醉和对时光的珍惜。
诗歌中“意钓忘鱼”一句,反映了作者在自然中所获得的心灵满足,这是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享受。通过描绘清晨的阳光与水中潜伏的鱼儿,诗人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在形式上虽然简单,却蕴含着深厚的哲理,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诗句流畅、意境深远,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自然气息,令人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在繁忙生活中如何寻找到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江郊》一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苏轼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意钓忘鱼”表达了什么样的心态?
A. 专注于钓鱼
B. 忘却生活烦恼
C. 没有鱼可钓
D. 追求物质享受
“云水蒨绚”的意思是什么?
A. 云彩与水面交相辉映,色彩绚丽
B. 水面平静如镜
C. 雨水滋润大地
D. 云彩遮住太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上述内容,读者能够全面理解《江郊》的诗意、背景及其艺术特征,增强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