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46: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6:05
蓬户
作者: 曾协 〔宋代〕
野客何为户,编非茅即蓬。
松坚难阖辟,竹瘦谩牢笼。
疏密殊无准,粗纤任不同。
我常知善闭,宁向此矜功。
这位乡间的游子为什么住在这样的门里呢?这门的材料不是茅草就是蓬草。松木的门坚固,却难以开启;竹子细弱,反倒成了牢笼。门的疏密没有规律,粗的和细的任意组合。我常常知道如何把门关好,宁愿不在这里炫耀我的技艺。
作者介绍:曾协,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反映乡村生活和自然景象,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宋代,当时社会动荡,士人多隐居乡间,诗人通过描绘蓬户,表达对乡村生活的思考,反映出人对物质的简朴追求和对自然的向往。
《蓬户》通过简单的景象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审美。诗中提到的“野客”和“蓬户”,不仅是对乡村生活的真实写照,更是一种对简朴生活的追求。诗人利用对比手法,描绘了松木和竹子的不同特性,通过“松坚难阖辟”和“竹瘦谩牢笼”,展现了自然界的无常与变化。
在“疏密殊无准,粗纤任不同”的句子中,诗人强调了自然界事物的多样性,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包容态度。最后一句“我常知善闭,宁向此矜功”,表达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反思,似乎在说真正的技艺在于内心的平和,而不在于外在的炫耀。这种思考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意味,展现了诗人超然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蓬户”主要由什么材料构成?
A. 木材
B. 茅草或蓬草
C. 砖石
诗人认为松木和竹子的特性分别是?
A. 坚固和坚韧
B. 坚固和脆弱
C. 脆弱和柔软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态度?
A. 自满
B. 谦逊
C. 骄傲
答案:1.B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