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6: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6:22
默坐
陆游〔宋代〕
巧说安能敌拙修,焚香默坐一窗幽。
煌煌炎火常下照,浩浩黄河方逆流。
气住神仙端可学,心虚造物本同游。
绝知此事不相负,荆棘翦除梨栗秋。
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对内心修养与自然的思考。诗人认为,巧妙的言辞无法与朴拙的修养相提并论。在焚香默坐的静谧空间中,他感受到内心的宁静。明亮的火光时时照耀,滔滔黄河却在逆流而上。若能安息于此,或许就能学习到仙人的境界,心灵的虚静与自然的造物本是相通的。最终,他意识到,理解这一切并不会让人失去,要砍去荆棘,迎接丰收的季节。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的诗歌以抒发爱国情怀、人生感悟和自然景观著称,风格豪放而又细腻。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多次动荡,他的诗作反映了个人与国家命运的紧密关联。
《默坐》创作于陆游晚年,时值社会动荡和个人理想未能实现之际。诗中流露出对内心平静与修身养性的追求,同时也隐含着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默坐》展现了陆游内心的宁静与深刻的哲学思考。诗的开篇通过对比巧言与拙修,强调修身养性的重要性,传达了在纷扰的生活中寻求内心安宁的愿望。接着,诗人通过“焚香默坐”描绘了一种清幽的生活状态,反映了他对静谧生活的向往。在随后的描写中,诗人用“煌煌炎火”和“浩浩黄河”形成鲜明对比,火光的明亮与黄河的逆流,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对立。最后,陆游以“绝知此事不相负”总结全诗,表达了对人生真谛的领悟和对丰收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彰显了陆游作为一位成熟诗人的修养与智慧。
整首诗传达了陆游对内心修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考,表达了对生活真谛的深刻领悟和对未来的希望。
诗中“巧说”与“拙修”的对比强调了什么?
“焚香默坐”所描绘的状态是什么?
“绝知此事不相负”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陆游的《默坐》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但陆游更注重内心的修养,而王维则强调自然的宁静与美好。两者在意境上各有千秋,展现了宋代诗人的多样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