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1:16: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1:16:24
老学庵北作假山既成即雨弥月不止
作者:陆游
古者封禅岁,乾封辄枯旱不言绝民食,徒欲晒日观。
我今作小山,才及仞有半,下瀦数斗水,草木稍葱蒨。
蕞尔何足言,造物亦幽赞。
冥冥一月雨,阴翳迷昏旦。
芳草争抽萌,珍木亦擢干。
龟鱼出复没,鸟雀聚仍散。
彼天初何私,遗我耳目玩,
遂令闾巷间,日厌鹁鸪唤。
淖深樵苏绝,有米不能爨。
为小乃害大,未可以理断。
忧惧塞胸中,当食屡兴叹。
培塿固易平,荷锸媿吾懦。
古时封禅之年,干旱时节通常不再提及绝粮之苦,但只想晒太阳观天。
我如今造了一座小山,才有一米多高,底下蓄了几斗水,草木稍微茂盛。
这小山何足挂齿,造物主也来幽默赞扬。
冥冥中一个月的雨,阴云迷蒙了晨昏。
芳草纷纷抽出嫩芽,珍贵的树木也开始生长。
乌龟和鱼在水中出没,鸟雀聚集又散去。
那天初是何等慷慨,留下我耳目之娱,
结果在街巷之间,日复一日厌倦了鹁鸪的叫声。
沼泽深处,樵夫的苏州茶绝了,米饭也无法烹煮。
小事掩盖了大事,无法用道理来判断。
忧虑充满心中,吃饭时常常发出叹息。
小土堆固然容易平整,拿起锹来却羞愧于我的懦弱。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爱国志士。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的爱国情怀,也有细腻柔和的生活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在晚年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诗中描绘了他在北方的假山建成后,恰逢雨季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
陆游的这首《老学庵北作假山既成即雨弥月不止》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哲理思考的诗作。诗中通过描述假山的建立与雨水的降临,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命的思考。诗的开头以古代封禅的干旱为背景,显现出古人与自然的无奈与对自然规律的认知。而在陆游自己的小山建立后,雨水的降临则象征着生命的再生和希望的来临。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雨后植物的生长,展现了生命的顽强与自然的和谐。乌龟和鱼的出没、鸟雀的聚散,生动描绘了自然界的生动景象,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在诗的最后,陆游表达了对生活的忧虑与思考,尤其是小事如何影响大事,反映出他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象和深邃的哲理思考相结合,展现了陆游作为一位老年的诗人的智慧与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细致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表达了陆游对生活的关注、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社会现状的忧虑。诗人在小事和大事之间的思考,显示了他对人生的深邃理解,体现出一种对生命的珍惜与对现实的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陆游的《老学庵北作假山既成即雨弥月不止》主要描写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假山”是象征什么?
诗中有哪种修辞手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