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32: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32:16
作者: 李白 〔唐代〕
战国何纷纷。
兵戈乱浮云。
赵倚两虎斗。
晋为六卿分。
奸臣欲窃位。
树党自相群。
果然田成子。
一旦杀齐君。
战国时期何其纷乱,
战斗与兵戈如浮云般弥漫。
赵国依靠两只猛虎互相争斗,
晋国则分为六个卿相各自为政。
奸臣图谋篡位,
结党营私自相勾结。
果然,田成子最终
一夜之间杀掉了齐国的君主。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他以豪放、奔放的个性和对自由的追求而闻名,作品多描绘壮阔的山河和奔放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但借用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反映了对权力争斗和政治阴谋的批判。李白所处的唐代同样政局动荡,诗中对历史的借鉴,寓意深刻。
李白的《古风其五十三》以战国的历史为背景,揭示了权力斗争中的阴暗面。开篇以“战国何纷纷”引出主题,给人以强烈的历史感和纷争的气氛。接着通过“兵戈乱浮云”描绘出战争带来的混乱局面,仿佛战争的阴影弥漫在天空之中。
“赵倚两虎斗”不仅展现了赵国的内政斗争,也隐喻了各国之间的权力游戏。而“晋为六卿分”则描述了晋国的分裂,暗示了权力的分割如何导致国家的衰弱。接下来,李白提到的“奸臣欲窃位”,直接指出了政治中的阴暗势力,揭示了那些图谋私利的人的狡诈。
“果然田成子。一旦杀齐君”则是对历史事件的直接叙述,田成子的篡位行动在短短一夜之间完成,突显了政治斗争的残酷和突发性。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反思,表现了李白对权力的深刻认识与批判,反映了他对正义与道德的关切。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战国时期的权力斗争,揭示了政治斗争的残酷与阴暗,表达了对权臣阴谋的愤慨与对正义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奸臣”是指什么?
A. 忠臣
B. 心怀不轨的臣子
C. 普通百姓
D. 外国使者
“赵倚两虎斗”中“虎”指代什么?
A. 老虎
B. 权臣或强势势力
C. 士兵
D. 战车
该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A. 田园风光
B. 权力斗争与阴谋
C. 爱情
D. 友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古风其五十三》与杜甫的《兵车行》均表现了战乱带来的痛苦,但李白更注重历史的反思和对权力的批判,而杜甫则侧重于民众在战争中的苦难。两者风格各异,但都展现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