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6: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6:14
叔父给事挽词十首
作者:黄庭坚
元佑宗臣考十科,公居八九未为多。
功名身後无瑕点,孝友生知不琢磨。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对叔父的怀念与赞美。叔父在元佑年间的科举考试中,虽然成绩并不算特别突出,但在功名上却没有任何污点。在生命的后半段,他的孝道与友善是显而易见的,并没有经过特别的雕琢。
在宋代,科举制度是士人获取功名的重要途径,许多文人通过科举而成名。诗中提到的“孝友”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对家庭与人际关系的重视。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代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他是苏轼的好友,是“江西诗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作品多以山水、咏怀为主题,风格洒脱。
此诗是在黄庭坚失去叔父后所作,旨在表达对叔父的怀念与敬仰。叔父的生平与品德给了他深刻的影响,因此在诗中强调了叔父在世时的表现。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叔父的深切怀念,诗中用“元佑宗臣考十科”引出主题,表现了叔父在科举中的不凡经历。虽然成绩没有达到顶尖,但“功名身后无瑕点”的表述却让人感受到他为人处世的清白和正直。接着,诗人提到“孝友生知不琢磨”,显示了叔父在家庭和社会关系中的和谐与自然,这种品质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尤显珍贵。整首诗在结构上简洁而富有意味,既有对过往的追忆,也有对人品的推崇,展现了黄庭坚对家族亲情的重视与对儒家价值观的认同。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叔父的怀念与赞美,强调了为人处世的正直和家庭亲情的重要性。
叔父在科举中获得了什么名次?
A. 第一
B. 八九
C. 十一
D. 没有参加
诗中提到的“瑕点”指的是什么?
A. 成就
B. 缺点
C. 亲情
D. 友谊
答案:
在黄庭坚与苏轼的作品中,均体现出对亲情和人品的深刻理解与赞美。苏轼的诗歌往往带有更多的豪情与洒脱,而黄庭坚的作品则更注重细腻的情感与内心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