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03: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03:43
开田望食麦,春陇无秀色。
深耕不偿勤,牛耳徒湿湿。
丰凶谁主张,坐令愁煎迫。
河清会有时,得酒洒胸臆。
开垦田地盼望着吃到麦子,但春天的田野却没有任何秀美的景色。
辛苦耕耘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牛耳只是在湿润的泥土中。
丰收与灾荒究竟由谁来掌控,让我只能坐在这里愁苦煎熬。
河流清澈的时节总会来临,趁此时得酒畅饮,洒洒心中的郁闷。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书法家。他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之一,作品多以豪放、洒脱著称。
这首诗作是在黄庭坚晚年时期写成,反映了他对农田与生活的思考,融合了对自然的观察与人生的感慨,表露出他对时局与人生困境的忧虑。
黄庭坚的《次韵晁元忠西归十首 其十》是一首描写农田耕作与生活艰辛的诗。开篇“开田望食麦”,道出了农民对收获的期待与渴望;而“春陇无秀色”则暗示了田地的荒凉与失望,形成鲜明的对比,让人感受到农民的辛苦与无奈。
诗中“深耕不偿勤,牛耳徒湿湿”,展示了辛勤劳动却得不到应有回报的悲哀,反映了生活的不公和农民的无奈。接着“丰凶谁主张”,诗人抒发了对命运的无力感,面对自然的变化,人的努力似乎显得微不足道,令人感到深深的无奈与愁苦。
结尾“河清会有时,得酒洒胸臆”则是诗人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许。尽管现实艰苦,但仍希望通过饮酒来抒发心中的忧愁,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积极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透过对田地和收成的描绘,表现了黄庭坚对人生与社会的深刻思考,显示了其诗歌的哲理性与人文关怀。
整首诗以农田的耕作为切入点,探讨了劳动与收获、希望与失落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生活艰辛的深切体悟和对未来美好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中“开田望食麦”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自然的无奈
诗句“丰凶谁主张”说明了什么?
A. 劳动的价值
B. 命运的无常
C. 生活的美好
“河清会有时”中的“河清”象征着?
A. 现实的困境
B. 未来的希望
C. 过去的回忆
答案:1.A 2.B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