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陆拾遗题谏院松

《和陆拾遗题谏院松》

时间: 2025-04-26 21:40:31

诗句

落落孤松何处寻,月华西畔结根深。

晓含仙掌三清露,

晚上宫墙百雉阴。

野鹤不归应有怨,白云高去太无心。

碧岩秋涧休相望,捧日元须在禁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0:31

原文展示:

落落孤松何处寻,月华西畔结根深。
晓含仙掌三清露,晚上宫墙百雉阴。
野鹤不归应有怨,白云高去太无心。
碧岩秋涧休相望,捧日元须在禁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在描绘一棵孤独的松树,诗人感叹它的孤独与位置难寻。月光洒在西边,松树根扎得很深。清晨时分,松树仿佛沐浴在三清的仙露中;而到了晚上,松树则承受着宫墙阴影的压迫。野鹤之所以不归,想必是心中有怨;而高高在上的白云则显得无情,随意飘走。碧绿的岩石和秋天的涧水让我无从眺望,真正的光明只有在禁林之中。

注释:

  • 落落:形容孤独的样子。
  • 孤松:孤独的松树,象征孤立无援。
  • 月华:月光。
  • 三清:道教所称的三位至高神明。
  • 仙掌:指仙人的手掌,象征神圣。
  • 百雉阴:指宫墙的阴影,雉是古代宫墙的代称。
  • 野鹤:指自由的鹤,象征高洁之士。
  • 无心:无情,形容白云的随意。
  • 碧岩秋涧:碧绿的岩石和秋天的溪流。
  • 捧日:象征追求光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融,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感悟,尤其擅长描绘山水与松树的意象。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吴融在谏院的松树旁写成,表达了他对孤独和自由的思考。松树象征着高洁与孤独,反映了诗人对道教理想的追求与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诗歌鉴赏:

《和陆拾遗题谏院松》通过孤松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由的渴望。诗人以孤松为引,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展现了他对孤独的深刻理解。开篇的“落落孤松何处寻”,即以孤松的形象引入,表现出孤独的状态。接着月华与仙掌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超脱于世俗的理想境界。反观晚上宫墙的阴影,隐喻着人世间的束缚与压迫。

“野鹤不归应有怨,白云高去太无心”,在这里,诗人通过对比,表现出人和自然的关系。野鹤的孤独与白云的无情,对应着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最后两句“碧岩秋涧休相望,捧日元须在禁林”,则是对光明与自由的渴望,禁林象征着世俗的约束与道德的束缚。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孤独与自由的主题,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落落孤松何处寻:孤独的松树在哪里可以找到?引入孤独的主题。
  • 月华西畔结根深:月光照在西方,松树的根扎得很深,暗示对理想的追求。
  • 晓含仙掌三清露:晨露如仙人的手掌,寓意清幽的境界。
  • 晚上宫墙百雉阴:夜晚,宫墙的阴影笼罩,表露出世俗的压迫。
  • 野鹤不归应有怨:自由的野鹤不再归来,表现出对自由的失落。
  • 白云高去太无心:高高在上的白云无情离去,象征着对自然的无奈感。
  • 碧岩秋涧休相望:碧绿的岩石与秋涧不能相望,表达思念与渴望的无奈。
  • 捧日元须在禁林:真正的光明与理想只能在禁林之中,象征诗人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松树比作孤独的象征,表现内心的孤独感。
  • 拟人:赋予自然界的白云、野鹤以情感,增强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诗句如“晓含仙掌三清露,晚上宫墙百雉阴”,形成对比,增强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孤独、自由与对理想的追求。通过松树、白云和野鹤等意象,刻画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与对自然理想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松:象征孤独与高洁。
  • 月华:象征理想与纯洁。
  • 仙掌:代表超脱与清净。
  • 野鹤:象征自由与高尚。
  • 白云:代表无情与变化。
  • 禁林:象征理想与追求的归宿。

这些意象的运用不仅丰富了诗的层次,也深化了主题的表达,展示了自然与人心的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吴融
    D. 白居易

  2. “落落孤松何处寻”中的“孤松”象征什么? A. 自由
    B. 高洁与孤独
    C. 热情
    D. 友谊

  3. 诗中提到的“三清”是指哪三位神明? A. 道教的三位至高神
    B. 三个历史人物
    C. 三个自然现象
    D. 三个古代诗人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静夜思》(李白)
  • 《夜泊牛津》(王维)

诗词对比:

  • 《登高》与《和陆拾遗题谏院松》均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前者关注秋天的悲凉与人生的无常,后者则聚焦于孤独与自由的追求。
  • 《静夜思》同样通过自然景象表达思乡之情,与吴融的孤独感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传记》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伊犁记事诗 过水西渡 拟黄山谷书磨崖碑后用元韵 和訾家洲宴游 沅陵驿舍有怀剑昙梦庐 邢台旅次题壁 丙午冬再偕杨剑昙北上留别同学诸子 侍何子贞师登黔灵山绝顶 菩提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花翠 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爻字旁的字 飞字旁的字 三坟五典 边城 一年到头 包含颐的词语有哪些 屋开头的成语 慢条丝礼 秦智虞愚 龙字旁的字 码子 同窗好友 齊字旁的字 子字旁的字 昧己瞒心 藏锋敛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