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01: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01:11
天风吹浮云,千古亦不息。
奈何扫叶僧,朝夕尽微力。
至今画中人,箕帚在其侧。
造化日代谢,人事递迁革。
剩水与残山,几历兴亡迹。
前度有刘郎,搔首空叹息。
诗的意思是:
天上的风吹拂着浮云,千年万古都在不停地流转。而扫落叶的僧人,每天都在尽自己微薄的力量。如今画中人仍然在扫落叶,箕帚在他身旁。造物的变化日新月异,人事也在不断更迭。剩下的水和残山,经历了多少兴亡的痕迹。曾经有位刘郎,他在这里搔首叹息,感慨万千。
陈法,清代诗人,生平资料不详,作品多反映自然之美与人生哲理,其诗风常带有淡淡的忧伤和哲思。
《游清凉寺 其二》是作者在游览清凉寺时所作,表达了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自然变迁的思考。
这首诗以清凉寺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人事变迁,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敏感与思考。开头两句“天风吹浮云,千古亦不息”,直接引入了时间的主题,天风轻轻吹动浮云,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是无情而又自然的。接下来的“奈何扫叶僧,朝夕尽微力”,则引出了寺庙中扫落叶的僧人,他的微薄努力在时间面前显得如此渺小。诗人似乎在借此表达对人类努力与自然规律的无奈感。
“至今画中人,箕帚在其侧”,将注意力转向画中的僧人,意象更加静谧,仿佛在告诉读者,虽然时间在流逝,生活在变迁,但这些古老的场景依然留存。随后“造化日代谢,人事递迁革”,则从更广泛的角度反映出自然与人事的更替,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
最后两句“剩水与残山,几历兴亡迹。前度有刘郎,搔首空叹息”,通过刘郎的形象,诗人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唏嘘与感慨,刘郎的叹息不仅是对过去的缅怀,更是对未来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自然与人事之间的对比,探讨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渺小,表达了对历史与人类努力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诗中“天风吹浮云”表现了什么主题?
“扫叶僧”在诗中有什么象征意义?
“前度有刘郎”是指哪个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