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6:40: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40:40
涔涔病骨怯朝天,
谷口归来取性眠。
峭壁削成开画障,
急溪飞下咽繁弦。
不能尘土争闲事,
且放形神学散仙。
已熟前峰采芝径,
更于何处养残年。
作者感到身体虚弱,畏惧清晨的到来,在山谷口回家后便沉沉入睡。陡峭的山壁如同画屏一般,急流的溪水飞落下来,仿佛在吞咽繁忙的弦乐。我不愿意为了尘世的琐事而争执,干脆放下身心,学习如何散仙。已经熟悉前方的山峰和采芝的路径,那么在何处才能安享余生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吴融,字子孟,晚唐诗人,曾任职于朝廷,后隐居山林,追求洒脱的生活。其诗风清新,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吴融隐居时期,反映了他对身体健康的担忧与对尘世纷争的厌倦,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向往。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思考,展现了他对生命、健康和自然的深刻感悟。开篇,诗人用“涔涔病骨怯朝天”表达身体的虚弱和对清晨的畏惧,传达出一种无奈与疲惫。接着,诗人回到谷口,享受宁静的睡眠,这一行为体现了他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尘世纷争的逃避。
在描写自然景色时,诗人使用“峭壁削成开画障”来形容陡峭的山壁,生动地勾画出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急溪飞下咽繁弦”的描写则展示了溪水的奔腾与活力,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增添了诗的层次感,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
最后,诗人以“已熟前峰采芝径,更于何处养残年”结束,表现了他对未来的迷茫与思考,既有对灵芝的渴望,也有对老年生活的忧虑,传达了一种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与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对自然的热爱、对健康的忧虑与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表现了诗人渴望超脱世俗、追求宁静生活的心声。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涔涔病骨怯朝天”中的“涔涔”指的是:
A. 清澈
B. 潮湿
C. 干燥
“且放形神学散仙”中的“散仙”意指:
A. 追求名利
B. 超脱世俗
C. 追求财富
诗中提到的“采芝径”象征着:
A. 归家的路
B. 追求长生
C. 旅行的方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