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10: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10:04
送刘道纯
五松山下古铜官,邑居褊小水府宽。
民安薄鱼少嚚讼,簿领未减一丘盘。
胸中峥嵘书万卷,簸弄日月江湖间。
稠人广众自神主,按剑之眼白相看。
老身风波谙世味,如食橘柚知甘酸。
麒麟图画偶然耳,半枕百年梦邯郸。
平生樽俎宫亭上,涉世忘味皆朱颜。
此时阿翁尚无恙,追琢秀句酬江山。
堂堂今为蜕蝉去,五老偃蹇无往还。
大梁城中笏拄颊,颌髭今成雪点斑。
青云何必出公右,亨衢在天无由攀。
椎鼓转船如病已,梦想楼台落星湾。
子政诸儿喜文史,阿秤亦闻有笔端。
丹徒布衣未可量,诗书且对藜藿盘。
穴中生涯识阴雨,木末牖户知风寒。
我今四壁恋微禄,知公未能长挂冠。
在五松山下,有一座古老的铜官庙,居住在这里的地方狭小,但水域却很宽广。
这里的百姓安居乐业,河里的鱼虽然不多,但也没有争吵,官府的文书审理未减一丘之地。
我胸中藏书万卷,纵横捭阖于日月江湖之间。
人们聚集在一起,自然成为神灵的主宰,目光如剑,互相打量。
我经历了人生的风浪,像吃橘子和柚子一样,知道其中的甘酸。
麒麟的图画偶尔出现,半枕百年如邯郸梦。
平生在宫廷宴席上,经历社会的滋味,皆已忘却,脸上却依旧红润。
此时你尚安好,我追寻着美好的诗句,回报这江山。
今天我像蜕变的蝉一样离去,五老的沉稳再无往返。
在大梁城中,手拄着官笏,胡须已然斑白。
青云之志何必出于公右,亨衢在天却无缘攀登。
鼓声如船般摇晃,仿佛我已病重,梦中的楼台落在星空湾。
子政和诸儿都喜爱文史,阿秤也听说了笔端的故事。
丹徒的布衣无法衡量,诗书之间,尚且对着青菜和藜蒿的盘子。
在洞穴中的生活,知道阴雨,木末的窗户也能察觉风寒。
我如今四面墙壁依恋微薄的禄位,知道你未能长时间挂冠。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他是苏轼的弟子,诗风受到其影响,常以豪放、清新见长。黄庭坚的诗歌往往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情感真挚,语言精炼。
这首诗作于黄庭坚送别刘道纯之际,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刘道纯即将离去,黄庭坚借此机会抒发自己的感情,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表达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
《送刘道纯》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深情的送别诗。黄庭坚通过描绘五松山下的宁静生活,展现了对平淡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深刻理解。在这首诗中,诗人以“胸中峥嵘书万卷”自豪,显示了他博学多才的自信,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事的洞察力。他用“如食橘柚知甘酸”来形容自己经历的风波,表达了对人生苦乐的深刻体验。
诗中提到的“蜕蝉”,象征着一种人生的转变,暗示着即将迎来新的阶段。黄庭坚在诗中对友人的祝福,带着一种淡淡的忧伤与不舍,体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友谊的珍视。整首诗在色彩上虽显得沉重,但又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出一种豁达的态度,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理解与接受。
整首诗抒发了对友人的送别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理想与现实的思考。黄庭坚在诗中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对人生经历的反思,展现了一种豁达与洒脱的态度,传递出对未来的期待与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这些意象不仅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同时也体现了古代中国文化中对自然、人生和理想的思考。通过这些意象,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形成了深刻的文化内涵。
选择题:黄庭坚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蜕蝉”象征着__。
判断题:诗中“胸中峥嵘书万卷”是对自己学识的谦虚表达。(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