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8:53: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8:53:40
金欲百鍊刚,不欲绕指柔。
石羊卧荒草,一世如蜉蝣。
丝成蚕自缚,智成龟自囚。
竹箭天与美,岂愿作嚆矢。
匏枯中笙竽,不用系墙隅。
土偶与木偶,未用相贤愚。
革辙要合道,覆车还不好。
木讷赤子心,百巧令人老。
金子要经过百炼才能坚硬,而不愿意做那轻柔的绕指之物;
石羊安卧在荒草之中,短暂的一生如同浮萍一样;
丝线让蚕自缚,智慧让乌龟自囚;
竹箭虽美,却不愿成为无用的箭矢;
枯萎的匏中笙竽,不需要挂在墙角;
土偶与木偶,未必能显出智慧或愚蠢;
革辙必须合于道路,翻车也未必是坏事;
木讷的赤子之心,过于聪巧反而令人衰老。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他以豪放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化素养而著称,作品多涉及自然、人生哲理以及对友人的赞美。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黄庭坚晚年,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思,以及对世事的看法。通过对比与比喻,诗人传达了对坚韧与柔软的思考,反映出他对生命短暂和人生态度的理解。
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探讨了坚韧与柔软、智慧与愚钝、生命的意义等主题。开头便以“金欲百鍊刚”引入,强调经历磨练的重要性,表明坚韧不拔的品质是人生的必要。后面的“石羊卧荒草,一世如蜉蝣”则描绘了生命的脆弱与短暂,暗示人应珍惜当前的生活。
通过“丝成蚕自缚,智成龟自囚”,诗人揭示了智慧的局限性,警示人们在追求名利时可能会自缚。竹箭的比喻则表达了美好事物若不被合理利用,也会变得无用。最后几句则再度回归到人性,提醒人们保持赤子之心,过于聪巧的技巧反而可能导致内心的空虚与衰老。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人心态的探讨,更是对人生的深邃反思,体现了黄庭坚对生命哲理的独到见解与深刻思考,充分展现了其文学风格的深厚与韵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主要探讨人生的哲理,倡导坚韧不拔、珍惜生命,同时警示人们在追求智慧和成功时要保持恬淡的心态。
诗词测试:
诗中“金欲百鍊刚”表达了什么样的道理?
“一世如蜉蝣”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的“匏枯中笙竽”主要是在说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