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7: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7:47
题伯时画顿尘马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竹头抢地风不举,
文书堆案睡自语。
忽看高马顿风尘,
亦思归家洗袍袴。
这首诗的意思是:竹子在风中摇摆,似乎无法抬起,文书堆满了案桌,我在上面自言自语。忽然看到高大的马在风尘中停下,心中也生出归家的念头,想洗去身上的尘土和衣裳。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溪居士,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是苏轼的好友,属于“苏门四学士”之一,以其深厚的文化修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称。他的诗歌语言清新,形象生动,具有较强的个性和个体情感。
这首诗创作于黄庭坚晚年,正值其仕途坎坷之际,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竹头抢地风不举”开篇,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画面,竹子在微风中摇曳,似乎是对周围环境的无奈和对生活的反思。接着“文书堆案睡自语”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处于忙碌的官场生活中,文书的堆积象征着繁重的工作和责任,诗人不得不在这样的环境中虚度光阴。
而“忽看高马顿风尘”则是场景的转折,诗人突然看到高大的马匹因风尘而停步,这一幕引发了他心中对归家的渴望。最后一句“亦思归家洗袍袴”表达了他对平静生活的追求,洗去尘埃、换上干净衣物,象征着对清净、纯朴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描绘外部环境与内心感受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选择的思考和对归隐生活的渴望,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整首诗围绕着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与对归隐田园的向往,表现出诗人对人生选择的深刻思考,情感基调淡然而深邃。
诗中“竹头抢地”的意思是:
A. 竹子高耸入云
B. 竹子在地面上摇曳
C. 竹子被风吹倒
诗人看到高马后产生的情感是:
A. 惊讶
B. 归属感
C. 无所谓
诗中表达的主题主要是:
A. 对繁忙生活的满足
B. 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C. 对友人的怀念
可以将黄庭坚的这首诗与王维的《鹿柴》进行对比,二者都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黄庭坚更强调对官场的厌倦,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之美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