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六言诗十首 其十

《六言诗十首 其十》

时间: 2025-05-06 20:19:42

诗句

嗟古贤原宪。

弃背膏粱朱颜。

乐此屡空饥寒。

形陋体逸心宽。

得志一世无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0:19:42

原文展示:

嗟古贤原宪。
弃背膏粱朱颜。
乐此屡空饥寒。
形陋体逸心宽。
得志一世无患。

白话文翻译:

哎,古代的贤者原宪啊!
他抛弃了丰盛的膏粱美味和华丽的容颜。
乐于忍受饥寒的状态。
虽然形体丑陋,但心境宽广。
得志于一世则无所忧虑。

注释:

  • :感叹词,表示感慨。
  • 古贤:指古代的贤者,尤其是品德高尚的人。
  • 原宪:指原宪,古代著名的贤人,以简朴著称。
  • 弃背:抛弃、背弃。
  • 膏粱朱颜:形容丰盛的食物和美丽的容貌。
  • 乐此:乐于此,喜欢这种状态。
  • :屡次、常常。
  • 空饥寒:空腹和寒冷,形容贫困。
  • 形陋:形体丑陋。
  • 体逸:身心舒适、自由。
  • 得志:实现志向、达到目标。
  • 无患:没有忧虑、烦恼。

典故解析:

原宪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贤士,生活简朴,主张节俭,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安逸。诗中提及的“古贤原宪”反映了作者对古代贤者生活态度的向往与赞美,强调精神境界高于物质享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嵇康(223年-262年),字叔夜,魏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和哲学家。他是“竹林七贤”之一,倡导道家思想,主张追求内心的自由与独立,反对世俗的功利。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动荡的三国时期,作者身处一个充满政治斗争和社会变革的时代,表达了他对古代贤者追求精神自由的钦佩,以及对物质享受的否定。

诗歌鉴赏:

嵇康在这首诗中通过对古贤原宪的描绘,表达了对物质追求的漠视和对内心宁静的向往。诗的开头便以“嗟”字引入,引起读者的注意,营造出一种感慨的氛围。接着,诗人提到原宪弃绝了美好的食物和外表的容颜,强调了他对物质世界的摒弃,表达出一种宁静致远的人生哲学。

“乐此屡空饥寒”一句,传达了原宪乐于忍受饥寒的态度,进一步深化了对物质贫乏的接受和内心的富足。尽管“形陋”,但他内心却是“宽”的,说明他拥有宽广的胸怀和开阔的视野。最后一句“得志一世无患”则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强调了实现志向带来的内心安宁。

整首诗通过对比物质享受与精神追求,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思考和高尚的情操,体现了魏晋风度中的清高与脱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嗟古贤原宪:感叹古代的贤者原宪,表明对古贤的尊重。
  2. 弃背膏粱朱颜:他放弃了丰盛的食物和美丽的外表,强调简朴。
  3. 乐此屡空饥寒:他乐于接受饥寒,说明对物质的无所求。
  4. 形陋体逸心宽:虽然外表丑陋,但内心宽广,表明思想境界。
  5. 得志一世无患:实现理想后便无忧无虑,强调内心的满足。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弃背膏粱朱颜”与“乐此屡空饥寒”,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用“膏粱朱颜”比喻富贵生活,突出物质与精神的对比。

意象分析:

  • 古贤:象征着智慧与道德。
  • 膏粱:象征物质享受与世俗。
  • 饥寒:象征简朴与清贫。
  • 心宽:象征内心的豁达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嵇康是哪一时期的诗人?

    • A. 唐代
    • B. 魏晋
    • C. 宋代
    • D. 明代
  2. 诗中强调的生活态度是什么?

    • A. 追求物质
    • B. 忍受饥寒
    • C. 追求名利
    • D. 享受奢华
  3. “形陋体逸心宽”意指什么?

    • A. 外表美丽
    • B. 内心宽广
    • C. 生活富裕
    • D. 忍耐痛苦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终南山》
  • 陶渊明《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在同样追求内心宁静的主题下,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强调了隐逸生活的乐趣,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而嵇康则更侧重于对古人精神的追求与反思,展现了不同的哲学思想和生活态度。两者都体现了对物质的淡泊与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参考资料:

  • 《中国文学史》
  • 《魏晋风度与文学》
  • 《嵇康诗文集》

相关查询

铜雀妓 短歌行 明妃引 公无渡河 招商歌 琳池歌 关山月 芳树 巫山高 战城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宝盖头的字 确喻 师逸功倍 倚马 恩赉 角字旁的字 钉头磷磷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投壶电笑 鼻字旁的字 己字旁的字 鹊浦 纨绔子弟 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鄙媟 西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