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29: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29:51
月色荒城外,江声野寺中。
贫知交道薄,老信释门空。
露叶凋阶藓,风枝戛井桐。
不妨无酒夜,闲话值生公。
月光洒在荒凉的城外,江水的声音萦绕在寂静的寺庙中。
我知道朋友之间的交情稀薄,年老的信士们在佛门中显得空荡荡的。
露水打湿了树叶,阶梯上长满了青苔,风吹动着树枝,撞击着井边的梧桐。
即使没有酒的夜晚,我们也可以闲聊,聊天的时光是值得珍惜的。
作者介绍:张祜,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67年,卒于公元835年,以诗歌和散文见长。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闲适的生活情趣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夜,作者在灵隐寺中宿泊,感受到周围环境的静谧与孤独,借景抒怀,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友谊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人生的思索。开头的“月色荒城外,江声野寺中”营造了一种幽静而略显荒凉的氛围,月光和江水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接下来的“贫知交道薄,老信释门空”则表明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感慨,朋友之间的交情在贫穷中显得愈加薄弱,老年信士在佛教门前显得无依无靠,突显了人世间的孤独感。
后面描绘的自然景象“露叶凋阶藓,风枝戛井桐”,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气息,露水的清冷和秋风的萧瑟,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愈加深邃。
最后一句“不妨无酒夜,闲话值生公”,则是诗人自我安慰的一种表达,即便没有酒相伴,和朋友的闲聊也是一种美好的享受,体现了对生活的从容与淡然。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色,表达了对孤独的感悟和对生活的淡然态度,展现了人世间的无奈与珍惜。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荒城”指的是什么地方?
A. 繁华的城市
B. 荒凉的城池
C. 田园风光
D. 古老的村落
诗中“贫知交道薄”体现了什么情感?
A. 对财富的渴望
B. 对友情的忧伤
C. 对生活的满足
D. 对未来的希望
“不妨无酒夜”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态度?
A. 对酒的渴望
B. 对生活的无奈
C. 对闲聊的珍惜
D. 对孤独的逃避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