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7: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7:41
三和
作者:刘克庄 〔宋代〕
林下笋犹供采掘,
门前草又欠芟除。
绝无三顾,时有僧来说六如。
旧友寻盟将命驾,
先垂车。
今年田海俱中熟,
处处人家足稻鱼。
这首诗的意思是:林下的竹笋仍然可以被挖掘,门前的杂草又长得需要清理。没有人三顾茅庐,偶尔有僧人来谈论六如的道理。旧友寻求相聚,准备要驾车前往。今年的稻田和海水都丰收,家家户户都有足够的稻米和鱼。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士元,号白云,南宋时期诗人。以豪放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动乱之际,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友谊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丰收的喜悦。
《三和》是一首描绘生活与自然的诗,诗中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首句“林下笋犹供采掘”,展现了自然界的慷慨,竹笋象征着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接下来的“门前草又欠芟除”则反映出生活的琐碎,似乎在传达一种对日常繁杂事务的无奈。
“绝无三顾,时有僧来说六如”一句,既是对人才求之不得的惋惜,又呈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接着,诗人提到旧友的相聚,带着一种对友情的渴望和珍惜,表达了对亲密关系的向往。
最后两句“今年田海俱中熟,处处人家足稻鱼”则是对丰收的赞美,展现了生活的富足与希望。整首诗在描绘日常生活的同时,融入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与乐观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恩、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体现了诗人对平凡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三顾”指的是哪个历史事件?
诗中提到“今年田海俱中熟”,这反映了什么主题?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刘克庄的《三和》与杜甫的《春望》均表现了对生活的感悟,但刘克庄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丰收的喜悦,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了战争带来的离愁与苦痛。两者在主题上有所不同,但都深刻揭示了生活的真谛。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刘克庄的《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