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46: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6:22
《蓦山溪(暮秋赏梨花)》
作者:曾觌 〔宋代〕
凋红减翠,正是清秋杪。
深院袅香风,看梨花一枝开早。
珑璁映面,依约认娇颦,
天淡淡,月溶溶,春意知多少。
清明池馆,芳信年年好。
更向五侯家,把江梅风光占了。
休教寂寞,辜负向人心。
檀板响,宝杯倾,潘鬓从他老。
这首词描绘了深秋时节,花瓣凋落,树叶减少,正是清秋的末尾。微风轻拂,院中散发着香气,梨花在此时绽放出早开的花朵。映照在面庞上的光影,依稀能辨认出那娇羞的神态;天空淡淡,月光柔和,春天的气息又有多少呢?在清明的池馆里,每年都能收到美好的信件。更有五侯家,独占了江梅的风光。不要让寂寞来临,辜负了人心的期待。檀板声响起,宝杯倾斜,潘鬓早已衰老。
曾觌,字梦阮,号醒庐,南宋时期的词人,以清丽的词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词常常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生感悟,尤其擅长表现女性的细腻情感。
本词创作于秋冬交替之际,正值梨花盛开之时,表现出一种对季节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怀念。
《蓦山溪(暮秋赏梨花)》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末梨花的清新与凋零,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美好交织的氛围。词的开头便通过“凋红减翠”传达出季节的变迁,深院中的香风轻拂,更加突显出梨花的早开,似乎在告诉人们,尽管秋天已经来临,生命的美丽依旧存在。
“珑璁映面”一句,描绘了光影与花影的交织,映射出词人对美的认知与感受,而“娇颦”则让人联想到温柔的女子,增添了一丝人情味。随着“天淡淡,月溶溶”的描写,意境愈加开阔,仿佛在问春天的气息还剩多少,表现出对春天的渴望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词中提到的“清明池馆,芳信年年好”,不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也体现了一种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而“更向五侯家,把江梅风光占了”则流露出对富贵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景致的占有欲,形成了对比。
最后的“檀板响,宝杯倾”则展现了生活的欢愉与喧闹,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不要让寂寞侵袭,辜负了人心的期盼。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凋红减翠,正是清秋杪。
描述秋季的凋零景象,叶子落下,花瓣凋谢。
深院袅香风,看梨花一枝开早。
深院中轻风拂动,梨花在这个时节早早绽放,展现出秋冬交替的美。
珑璁映面,依约认娇颦,
光影映照在脸上,隐约可以认出那娇羞的神态。
天淡淡,月溶溶,春意知多少。
天空显得淡淡的,月光如水般柔和,春天的气息又剩下多少呢?
清明池馆,芳信年年好。
清明的池塘和馆舍,每年都有美好的消息传来。
更向五侯家,把江梅风光占了。
更向富贵人家占有江梅的美景。
休教寂寞,辜负向人心。
不要让孤独来临,辜负了他人的关心。
檀板响,宝杯倾,潘鬓从他老。
乐声响起,酒杯倾斜,潘鬓已然衰老。
整首诗歌通过对梨花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人心的渴望。
选择题:词中“凋红减翠”指的是什么?
A. 花瓣凋落,绿叶减少
B. 绿叶生长,花瓣盛开
C. 秋天来到,春天离去
D. 清明来临,万物复苏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天淡淡,月溶溶”描绘了___的景象。
判断题:这首词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错)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更深入理解《蓦山溪(暮秋赏梨花)》的艺术魅力与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