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7: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7:14
云中路杳杳,江畔草凄凄。
妾久垂珠泪,君何惜马蹄。
边风悲晓角,营月怨春鼙。
未道休征战,愁眉又复低。
在云中的道路遥远而迷茫,江边的青草显得凄凉。
我已泪珠满垂,君为何不珍惜马蹄的回程?
边塞的风悲鸣着晨角,营帐下的月光让人怨恨春鼓的声响。
尚未听说要停止征战,我的愁眉又再次低垂。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古代诗歌中常以战争与离别为主题,表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与思念。诗中提到的马蹄、晨角、春鼙等均与战争相关,反映了诗人对战争的无奈与忧愁。
作者介绍:
赵嘏,字子贞,号遵道,唐代诗人,曾任官职,擅长五言诗和乐府,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正值边疆战争频繁之时,诗人通过描写离别的哀伤和对和平的向往,表达了对战乱的深切忧虑。
《昔昔盐二十首》中的这首诗以优美的意象和浓厚的情感吸引着读者。首联“云中路杳杳,江畔草凄凄”描绘出一幅孤寂的景象,云中路途遥远,江边的草木也显得萧条,暗示着主人公的内心孤独与无奈。接下来的“妾久垂珠泪,君何惜马蹄”则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妾身的泪水与远方君主的冷漠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爱人归来的渴望和对离别的伤感。
后两联描绘了战场的悲凉与对未来的无奈,“边风悲晓角,营月怨春鼙”通过描写边塞的风声和营帐中的鼓声,传达出一种无处诉说的哀愁。最后一句“未道休征战,愁眉又复低”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的向往,同时也隐含着对未来的无助感。
整首诗情感深沉,结构严谨,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战乱带来的离别与哀伤,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的描绘和对爱人的思念,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与对离别痛苦的深切感受,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惘。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云中路杳杳”意指什么?
A) 道路清晰
B) 道路遥远而迷茫
C) 道路繁华
“妾久垂珠泪”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愉悦
B) 思念与悲伤
C) 愤怒
诗的结尾“愁眉又复低”说明了什么?
A) 对未来的乐观
B) 对战争的无奈和愁苦
C) 对和平的渴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赵嘏与王维的作品都涉及离别与思念主题,但赵嘏的诗更侧重于战争的无奈,而王维则更多表现自然与人心的结合。两者的风格各有千秋,均展现了唐代诗人的独特情感。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