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句

《句》

时间: 2025-04-27 00:29:52

诗句

自是古今无变异,岂因霜雪有枯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29:52

原文展示

自是古今无变异,岂因霜雪有枯荣。

白话文翻译

这本就是古今之间没有变化的道理,难道因为霜雪的变化才导致植物的枯荣吗?

注释

  • 自是:本来就是。
  • 无变异:没有变化。
  • 岂因:难道是因为。
  • 霜雪:指冬天的寒冷天气。
  • 枯荣:枯萎与繁荣,指植物的生死变化。

典故解析

这首诗并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枯荣”可以引申为自然界的规律,反映了自然界的循环和生命的无常。在中国古代文人中,常常将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联系在一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瑊,宋代诗人,少有名气,作品多为抒发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感悟,风格清新自然。在当时的文人中,陈瑊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对生活的深刻观察而受到关注。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对自然变化和人生哲理的思考有关。诗人通过观察四季的轮回和植物的生长,表达出自己对生命无常的理解和对古今变化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直接表达了古今事物变化的哲理,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开头“自是古今无变异”强调了古今之间实质的相似,暗示人在面对自然现象时,不应过于迷惑于表面的变化。从而引出下半句“岂因霜雪有枯荣”,诗人以霜雪作为象征,表现出自然界的规律性,提醒人们要保持对生命本质的理解。

诗人借用霜雪的变化,传达出在无常中寻找永恒的思考,强调生命的枯荣并非单一景象,而是自然法则的体现。整体看,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自然变化的规律,更蕴含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哲学思考,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自是古今无变异:这里强调了古今之间的恒常真理,表明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某些道理是永恒不变的。
  2. 岂因霜雪有枯荣:提问句形式,反问的语气加强了对自然规律的思考,指出霜雪的变化并不是决定植物生长的唯一因素。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采用了对仗的手法,如“古今”与“霜雪”,“变异”与“枯荣”,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反问:通过反问的方式,引导读者深入思考生命的本质和变化。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核心思想是探讨生命的无常和自然规律,表明尽管外在环境会有所变化,但内在的真理和本质是恒定的。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霜雪:象征着寒冷和变化,常常与生命的脆弱、短暂联系在一起。
  • 枯荣:代表生命的循环与自然法则,反映出生命的起伏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自是”是什么意思? A. 本来就是
    B. 当然是
    C. 不一定是

  2. “岂因霜雪有枯荣”中的“岂”字表示什么? A. 当然
    B. 难道
    C. 一定

  3. 诗的中心思想主要探讨了什么? A. 自然界的美
    B. 生命的无常与规律
    C. 社会的变化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陈瑊的这首诗更侧重于哲理思考,而李白则更加注重情感的抒发。两者在主题上虽然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诗词鉴赏与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同戚郎夜饮 同七兄及崧上人自坟庄还寺 同陈器之题迎福院轩 通海夜雨寄淮上故人 听客话澶渊事 田家三首 田家二首 减字木兰花 章华 摘芙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座尽倾 提手旁的字 三撇旁的字 弱管轻丝 恩将仇报 表面文章 嘘寒问暖 令结尾的成语 包含药的词语有哪些 洞冶 包含恣的成语 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无字旁的字 赤字旁的字 布帆无恙 悠悠忽忽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青面獠牙 雨字头的字 树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