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58: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58:44
作者: 王恽 〔元代〕
类型: 古诗词
相思渭北常年事,
远送漳南恨别心。
沙暖暂联鸿雁序,
霜寒凄断鹡鸰音。
两乡健在都能几,
千里含情老更深。
慰浣此怀知恳切,
不教消息到浮沈。
这首诗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和离别的痛苦。渭河以北的思念常年萦绕心头,远送至漳水以南的亲人使我倍感别离的苦楚。温暖的沙地上偶有鸿雁相聚,然而寒霜中的鹡鸰却已断绝音信。两地的亲友都健在,但相隔千里,思念的情感愈发深厚。我希望能够安慰这份思念之情,清楚地表达我的心意,却又无法传达消息,让这份情感在浮沉中迷失。
王恽,元代诗人,生于元朝时期,身处动荡的社会背景。他的诗歌多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朋友的深厚情谊。
这首诗写于王恽送别一位舍弟时,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与离别的苦楚。在动荡的年代,离别常常让人心中充满惆怅。
《送舍弟南归穰下》是一首感人至深的离别诗,王恽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将思念与离别的情绪生动地表现出来。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如鸿雁和鹡鸰,这些意象不仅增添了诗的美感,也使得诗人的情感更加鲜活。诗的开头通过“相思渭北常年事”引入思念的主题,接着通过“远送漳南恨别心”表达了离别时的惆怅。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比两乡的消息,展现了距离带来的无奈和心中的忧虑。“慰浣此怀知恳切”一句,展现出诗人渴望传达思念之情的迫切心情,但又感到无能为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又有对人情的深刻洞察,充分展现了王恽深厚的诗歌素养和人文关怀。
整首诗围绕着离别与思念展开,表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通过自然景象与情感的结合,诗人传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对离别的无奈,展现了人性中的温暖与脆弱。
诗中提到的“渭北”与“漳南”分别象征什么?
“鸿雁序”在诗中代表什么?
诗中提到的“鹡鸰”的音信为何断绝?
与李白的《送友人》相比,王恽的《送舍弟南归穰下》更侧重于细腻的情感描写与自然景象的结合,而李白则更强调豪放与壮阔的情感表达。两首诗在主题上虽相似,但风格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