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4:35: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4:35:54
玉斲坤形霮四溟,
丹书犹认寿宫名。
纷纷落墨腾蛟雾,
淅淅秋风拉瑟声。
神物不知昆火烈,
碧丝今对玉堂卿。
眼中多少兴亡事,
白发孤臣最怆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用玉石雕琢成的方池砚,形状如大地一般宽广,四周的水面如同晴朗的天空。砚台上写下的名字仍能辨认出是“寿宫”。笔墨纷飞,仿佛腾起了雾气,秋风轻拂,似乎能听到瑟瑟的乐声。神灵不知道昆仑山的火焰有多么炽烈,如今的碧丝带着惆怅,依然对着那玉堂的主人。眼中浮现出多少国破家亡的往事,白发苍苍的孤臣内心最为悲伤。
王恽(?-1370),字惟恭,号云峰,元代诗人、书法家,出身于士族家庭。他的诗风受到了唐宋诗人的影响,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作品多表现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德寿殿玉方池砚》创作于元代,当时社会动荡,王恽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兴亡的思考,同时也表现了对个人命运的感伤。
这首诗以“玉方池砚”为引,展开了对历史的深度反思。首句“玉斲坤形霮四溟”描绘了砚台的精美,象征着文化的传承与积淀。“丹书犹认寿宫名”则引入了对历史的追忆,寿宫名的提及不仅关乎物品,更连接了历史的记忆。
接下来的“纷纷落墨腾蛟雾”描绘了书法之美,字迹的飞扬与墨香的四溢仿佛让人感受到文化的生机。此时秋风轻拂,似乎带来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正如“淅淅秋风拉瑟声”所传达的意境。诗人在此通过音律的变化,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伤。
“神物不知昆火烈”这一句,则是对历史变迁的无奈,神灵无知的态度与世事无常形成鲜明对比。“碧丝今对玉堂卿”则传达了诗人对曾经高贵生活的追忆与感慨,而“眼中多少兴亡事,白发孤臣最怆情”则是情感的高潮,白发孤臣的形象更是凝聚了诗人对国破家亡的无限惆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反思,不仅表现了对历史的感慨,更抒发了个人内心的孤独与悲伤,展现了王恽作为元代诗人的深厚文化底蕴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精美的砚台,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珍视与对国家兴亡的无奈,情感深邃,意境悠远。
诗中提到的“玉斲”指的是什么?
A. 书法
B. 雕刻
C. 绘画
D. 音乐
诗中“淅淅秋风拉瑟声”所描绘的意境是什么样的?
A. 热烈欢快
B. 凄凉忧伤
C. 忙碌喧嚣
D. 平静安详
“白发孤臣”形象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A. 欢欣鼓舞
B. 无奈孤独
C. 期待希望
D. 愤怒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