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53: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3:28
征人怨 / 征怨
作者: 柳中庸 〔唐代〕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每年金色的河流再次流经玉关,
每天骑马策马与刀环相伴。
三春时节的白雪归入青冢,
万里长的黄河环绕着黑山。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柳中庸,唐代诗人,其作品多描绘边塞风光和征人思乡之情。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盛世,虽为富庶时代,但边疆的征战仍然频繁,诗人通过对边塞的描绘表达了对战争的厌倦与对故乡的思念。
《征人怨》是一首充满忧伤与思乡情感的边塞诗。诗人通过对浩瀚自然的描绘,展现了征人身处异乡的无奈与孤独。开篇“岁岁金河复玉关”,运用对时间和空间的交错,表达了征战生活的循环与单调。金河与玉关的意象,既代表了边疆的壮丽,也暗示了征人的困苦与无奈。
接着“朝朝马策与刀环”,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征人的日常生活,马策与刀环的反复出现,象征着战争的残酷与紧迫感。此时,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使读者感受到征人心中的焦虑与不安。
最后两句“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变换,表现出对于故乡的怀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思考。白雪与青冢的结合,既是对生命的反思,也是对逝去岁月的哀悼。而万里黄河的描写,则让人感受到那份深邃与广袤的思乡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一个征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战争的厌倦,情感真挚,意境悠远,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战争的厌倦与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一个征人在异乡的孤独与无奈,情感真挚而深沉,反映了诗人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战争的赞美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边塞风光的描绘
“岁岁金河复玉关”中“金河”指的是哪条河流?
A. 长江
B. 黄河
C. 赣江
诗中提到的“白雪”代表了什么?
A. 春天的美好
B. 寒冷与孤独
C. 战争的胜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静夜思》与《征人怨》:两者都表达了思乡之情,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孤独的感受,而后者则结合了对战争的厌倦。
《登高》与《征人怨》: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象,但杜甫的《登高》更多强调了人生的无常与国家的忧虑,而柳中庸则以边塞征人的视角表达了对故乡与和平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