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俞荪墅 其四

《俞荪墅 其四》

时间: 2025-08-12 23:04:57

诗句

人生无足处,知足是良方。

自种荪成墅,时同云出乡。

江湖残梦杳,山谷本心长。

回首门前事,风潮战石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2 23:04:57

原文展示:

人生无足处,知足是良方。自种荪成墅,时同云出乡。江湖残梦杳,山谷本心长。回首门前事,风潮战石塘。

白话文翻译:

人活在世上没有什么是足够的,懂得知足才是最好的办法。我自己种植荪菜,仿佛与云彩一同出走乡间。江湖的梦已渐渐消逝,山谷中的本心却依然长存。回首往昔在门前的事情,风潮依旧在石塘上激荡。

注释:

  • 足处:足够的地方,意指人生中没有真正满足的地方。
  • 知足:懂得满足,知足常乐。
  • :荪菜,一种可食用的植物。
  • 成墅:形成自己的住所,隐喻自给自足的生活。
  • 江湖:泛指流浪的生活和梦想。
  • 残梦杳:残存的梦想已经消失。
  • 本心长:内心的真实情感和追求依然存在。
  • 风潮战石塘:风浪激荡在石塘之上,象征外界的动荡与挑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作者隐居生活之时,反映其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强调知足和自我反省的生活态度。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选择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强调了知足和自给自足的精神。诗人在诗中通过种植荪菜的隐喻,传达了内心的宁静与自得。诗的开头“人生无足处,知足是良方”直接点明主题,说明人生无论如何都不会完全满足,唯有懂得知足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诗人在田园中种植荪菜的情景,暗示一种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与外界的纷扰形成鲜明对比。最后几句回首往事,虽有风潮变幻,但内心的追求和真实自我却始终坚定不移。这种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看法及其对内心平和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人生无足处:人生没有一个地方可以让人完全满足。
  2. 知足是良方:懂得知足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良方。
  3. 自种荪成墅:自己种植荪菜,营造属于自己的安乐窝。
  4. 时同云出乡:偶尔与云彩一起,仿佛逃离了乡土的束缚。
  5. 江湖残梦杳:曾经的江湖梦已经渐渐消逝。
  6. 山谷本心长:内心的真实情感在宁静的山谷中依然长存。
  7. 回首门前事:回忆过去发生的事情。
  8. 风潮战石塘:风浪冲击着石塘,象征外界的动荡。

修辞手法:

  • 隐喻:“自种荪成墅”隐喻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
  • 对比:外界的纷扰与内心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
  • 意象:使用自然意象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如“云”、“江湖”、“山谷”。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隐居生活与内心感受,表达了对知足常乐的赞美与对外界动荡的反思,传达了诗人对内心宁静与自我认同的追求。

意象分析:

  • :象征自然与自给自足的生活。
  • :象征自由与飘逸的生活状态。
  • 江湖:象征流浪与不安的生活方式。
  • 山谷:象征宁静与内心的归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知足是良方”意味着什么?

    • A. 生活要追求完美
    • B. 懂得满足才是幸福
    • C. 生活要有目标
    • D. 不要轻言放弃
  2. “自种荪成墅”隐喻了什么?

    • A. 追求名利
    • B. 自给自足的生活
    • C. 远离自然
    • D. 对社会的不满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同样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宁静。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李白更强调豪放与追求,而陈著则更注重内心的平和与知足的智慧。这两种风格反映了不同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选读》
  • 《中国古代诗词流派与风格》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夏日登灵隐寺后峰 寄李频 滁上怀周贺 题新竹 赠处州段郎中 赠诗僧怀静(一作观) 送郑台处士归绛岩 送僧归日本 思桐庐旧居便送鉴上人 越州使院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告天子 包含这的词语有哪些 无字旁的字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成则为王,败则为贼 鸿鷑凤逝 瓦字旁的字 神护草 兼弱攻昧 东封西款 群婚 包含睹的词语有哪些 叽里旮旯儿 民结尾的成语 解事 匕字旁的字 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歺字旁的字 寸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