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32: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32:47
吾年五十五,汝生方九年。
虽知得子晚,亦拟寿家传。
立己要庄重,存心无躁偏。
人皆可向上,从否勿归天。
我今年五十五岁,而你出生时才九岁。
虽然知道我得子较晚,但我仍希望能够延续家族的传承。
立身处世要端庄稳重,内心要保持宁静,不要急躁偏激。
每个人都可以向上发展,不要因一时的失败而轻言放弃。
在古代社会,生育子女被视为家庭延续的关键,尤其在封建社会中,家族的传承被看作一种责任与义务。诗中提到的“寿家传”反映了这种传统观念。而“人皆可向上”则可看作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强调自我努力的重要性。
陈著是宋代的诗人,具体生平资料较少,但他的诗作通常反映了对家庭、人生哲理的思考,风格质朴自然。
这首诗作于陈著的孩子出生之际,诗人以自己的年纪与孩子的年纪对比,感慨人生的无常与家庭的责任,表达了对孩子未来的期望与教诲。
这首诗简洁而富有深意,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的年纪与孩子的年纪,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与对家庭的期许。五十五岁,正是一个人经历了许多沧桑的年纪,诗人对得子晚的感慨中透露出一份珍惜与期望。他希望孩子能够继承家族的传统,延续生命的意义。而“立己要庄重,存心无躁偏”则是对孩子性格的教导,强调了稳重与内心的宁静。整首诗在积极向上的基调中,传达了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具有普遍的启示意义。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传承与自我提升,既表达了对家庭责任的重视,也强调了个人成长与心态调整的重要性。
诗人今年多少岁?
诗中提到的“立己要庄重”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人皆可向上”传达了怎样的态度?
在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诗人同样强调了与自然的和谐与内心的宁静,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陈著的诗相比,陶渊明更强调归隐田园的宁静,而陈著则关注家庭责任与个人修养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