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00: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00:25
晚春
作者: 方岳 〔宋代〕
倦眼忽惊三月暮,
杜鹃啼处绿阴多。
春今且住为佳耳,
雨不能晴将奈何。
红紫只催人老大,
苍浪莫怨命蹉跎。
贫中政自难留客,
赖有诗情尚不磨。
这首诗描绘了三月即将结束时的景象,作者的倦眼突然被杜鹃的啼鸣惊醒,周围绿荫环绕。春天虽已接近尾声,但希望它能再停留片刻,然而雨水却让阳光无法洒落,无奈之感油然而生。红花紫花只催人渐渐衰老,生活的波折不必怨恨命运。即使生活贫困,留不住客人,诗情仍在,始终不会磨灭。
方岳(生卒年不详),字子德,号逸叟,南宋时期的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雅致。方岳在诗词创作上注重诗的艺术性与情感的表达。
《晚春》创作于春末夏初之际,正逢花谢叶落之时,诗人借自然景象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反映了个人生活中的困境与对诗意的坚守。
《晚春》是一首充满抒情和哲理的诗作,诗人在描写春天即将结束的同时,表现出对生命、时间的深刻思考。首句“倦眼忽惊三月暮”直接道出了诗人内心的疲惫与对春日流逝的感慨,杜鹃的啼鸣仿佛在提醒他,时间如水,转瞬即逝。接下来的“春今且住为佳耳”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渴望,虽然他明知春天即将离去,但依然希望其能再留片刻。
诗中对“红紫”的描写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但随之而来的是对衰老与时光无情的感慨。“苍浪莫怨命蹉跎”中的“苍浪”意象,不仅象征生活的波折,也暗示了生活的无奈与艰辛。尽管生活贫困,诗人却以“赖有诗情尚不磨”作为结束,体现了他对诗歌的热爱与坚持,揭示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情绪跌宕起伏,既有对春光的留恋,也有对生活艰辛的无奈,最终却以对诗情的珍视和执着收尾,传达了诗人面对生活的乐观与坚韧。
整首诗围绕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与对生活困境的无奈,同时展现了对诗意的坚持与珍视,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画面感,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情感。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鸟是哪一种?
填空题:诗人希望春天能“__”。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绝望。(对/错)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