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45: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45:11
作者: 陆游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病退行犹倦,山坡每少休。
高枝闻鹊语,浅濑见鱼游。
偶有堪乘兴,元无可遣愁。
悠然又终日,争路有归牛。
我因病退隐,行走时依然感到疲倦,山坡上每次休息都很少。
高高的树枝上能听到喜鹊的鸣叫,浅浅的水流中可以看到鱼儿游动。
偶尔有些可以引发兴致的事情,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可以驱散愁绪。
我悠然自得地度过整天,谁在争路,牛正慢慢归家。
本诗中并没有直接涉及具体的历史典故,但“鹊语”与“鱼游”都蕴含着自然界的和谐美。陆游作为诗人,常常借助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反映他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文学家。他一生经历了不少波折,国家动荡、身世沉浮,使他的诗歌充满了爱国情怀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因病退隐后对山水的向往以及内心的孤独和无奈。尽管生活中有美好的自然景象,但他仍然无法摆脱内心的忧愁。
《游山》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诗中描绘的山川景色并非单纯的外在美,而是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首联“病退行犹倦”,直接表达了诗人因病而感到的疲惫,紧接着对山坡的描写,显示出他的身心疲惫与对自然的向往。接下来通过“高枝闻鹊语,浅濑见鱼游”,描绘了一幅安静、和谐的自然图景,展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尽管有美好的景象,诗人却在“偶有堪乘兴,元无可遣愁”中道出心中的愁苦,显示出他对生活的无奈与失落。最后以“悠然又终日,争路有归牛”结束,表达了一种对日常生活的淡然接受,牛归家象征着归属感与安宁,尽管内心依然惆怅。
整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将诗人的内心孤独与外界美好景象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他在沉重的病痛和生活压力下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人生的思考,同时也体现出一种面对现实的无奈与淡然的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内心的忧愁,展现了在疲惫中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反思,最终回归平静的心态。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还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选择题: 诗中提到的动物有哪些?
A. 鹤
B. 鱼
C. 鹊
D. 牛
答案: B, C, D
填空题: 诗中“悠然又终日,争路有归____。”
答案: 牛
判断题: 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内心的愉悦。
答案: 错误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为深入理解陆游及其作品提供了丰富的背景知识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