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55: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55:13
送杨大年知处州二首
作者: 钱若水 〔宋代〕
夫子厌承明,还求领郡行。
两章干负扆,数刻对延英。
岂独彩衣乐,兼为昼锦荣。
圣朝循吏传,首得见君名。
这位老师厌倦了世俗的荣耀,却渴望能够去管理地方。
两篇文章已在手中,几次与延英相对而坐。
这不仅仅是为了穿上华丽的衣服和享受快乐,
更是为了在光明的日子里展现自己的才华。
在圣明的朝代中,循吏之名,首先能见到的是你的名字。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钱若水,宋代诗人,生活在政治动荡的时代,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政治的关注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理想官员的追求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诗人与杨大年交往之际,表达了对杨大年的期望及对其前途的祝福,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对政治理想的追求和对官场的期待。
这首诗通过对杨大年的祝福,展示了诗人对理想官员的向往与期盼。前两句交代了杨大年厌倦世俗荣华,渴望去管理地方,体现出一种对责任与理想的追求;而后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对杨大年未来的美好祝愿,强调在光明的朝代中展现才华的重要性。这种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体现了宋代士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整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既有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也有对政治清明的期盼,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社会责任感。诗中隐含的对理想官吏的期待,更是让我们看到古代士人面对社会现实时的无奈与坚持,呼应了诗人自身的立场与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寄托了对理想官员的期望,强调了责任与才华的重要性,反映出时代背景下士人的情怀与理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夫子厌承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名声的渴望
B. 对名声的厌倦
C. 对财富的追求
D. 对朋友的思念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圣朝循吏传”意指在__的朝代中,良好的官吏应受到重视。
判断题: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杨大年追求名利的支持。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