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01: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01:28
登水门楼,见亡友张贞期题望黄河诗,因以感兴
吾友东南美,昔闻登此楼。
人随川上逝,书向壁中留。
严子好真隐,谢公耽远游。
清风初作颂,暇日复销忧。
时与文字古,迹将山水幽。
已孤苍生望,空见黄河流。
流落年将晚,悲凉物已秋。
天高不可问,掩泣赴行舟。
我的朋友在东南方美丽的地方,听说曾在这座楼上登高望远。
人随着河水而逝去,只有书信留在墙壁上。
严子(严武)喜欢隐居,谢公(谢安)沉迷于远游。
清风刚刚开始歌颂,悠闲的日子又消除了我的忧愁。
时光与古代的文字交织,足迹将通向幽静的山水。
我已孤独地遥望苍生,空自见黄河奔流。
时光流逝,年华渐晚,悲凉的情绪已是秋天的景象。
天高得无法询问,掩面而泣,乘舟而去。
这首诗通过描绘友人的美好回忆,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和人生无常的深切感悟。诗中开头提到“吾友东南美”,引出对友人的怀念,接着通过“人随川上逝,书向壁中留”展示了人们的生命如同河水般流逝,而留下的只有书信和记忆,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接下来的几个句子提到严子和谢公,既是对历史名士的追忆,也暗含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整体上,诗歌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最后的“天高不可问,掩泣赴行舟”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现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凉。诗人在描写黄河时,既是自然的描绘,也是对自身生命流逝的感慨,深刻地反映了人对生命和友谊的珍视,以及对逝去时光的哀叹。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东南美”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严子”和“谢公”是指: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您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