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8: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8:23
奉试明堂火珠
崔曙 〔唐代〕
正位开重屋,凌空出火珠。
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
天净光难灭,云生望欲无。
遥知太平代,国宝在名都。
这首诗描绘了明堂的壮丽场景,正中央的重屋上升起了火珠,仿佛在天空中闪耀。夜晚,明亮的双月高挂,黎明时分却只剩下一颗孤星。天空清澈,光芒难以消逝,云彩也似乎无边无际。远远地,我知道太平盛世即将来临,国家的珍宝将汇聚在名都之中。
崔曙,唐代诗人,字子美,号天赋,生卒年不详。崔曙的诗以清新、明丽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奉试明堂火珠》创作于唐代,正值盛唐时期,国家繁荣,文化昌盛。诗人通过描绘明堂的壮丽场景,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望和对太平盛世的向往。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了,意象丰富,展现了崔曙高超的艺术造诣。开篇即以“正位开重屋”引入,给人以庄重的感觉,仿佛置身于明堂的祭祀场景,增强了诗的氛围。接下来的“凌空出火珠”则通过火珠的璀璨,象征着神圣和光明,传达出一种希望和力量。
“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一句,描绘了夜空的宁静与美丽,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双月的圆满象征着团圆与和谐,而孤星则暗示着黎明的来临,传达出一种对未来的期待。
“天净光难灭,云生望欲无”则表现了自然的纯净与美好,诗人在这里描绘了一个理想的境界,似乎一切都在向着美好的方向发展。
最后一句“遥知太平代,国宝在名都”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信心和对繁荣盛世的渴望。诗的结尾给人以希望,暗示着国家的美好前景。
整首诗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向往与美好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信心与希望,反映了盛唐时期的繁荣与文化自信。
诗中提到“火珠”象征什么?
A. 神圣与祥瑞
B. 孤独与苦闷
C. 过去的回忆
“双月满”的意象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A. 寂寞
B. 美好与团圆
C. 失落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
C. 对现实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