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21: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21:51
赠马炼师
心嫌碧落更何从,
月帔花冠冰雪容。
行雨若迷归处路,
近南惟见祝融峰。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马炼师的赞美与思念。诗人感到心中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无处可去,仿佛在碧蓝的天空下迷失了方向。月光照耀下的花冠和雪白的容颜,显得格外动人。即使在细雨中行走,也似乎迷失了归路。南方的风光中,只有祝融峰高高耸立,令人仰望。
心嫌:心中厌倦或不满足。
碧落:指青天或天空。
月帔:指月光照耀下的披肩,形容优雅。
花冠:花的头饰,象征美丽。
冰雪容:形容人的容颜如冰雪般洁白。
行雨:在雨中行走。
若迷:仿佛迷失。
归处路:回家的路。
祝融峰:指的是南方的著名山峰,象征高耸和壮丽。
作者介绍:杨凭,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语言清新,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诗人与马炼师交往时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美好境界的追求。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马炼师的深切怀念与钦佩之情。开篇“心嫌碧落更何从”,便显示出一种无法逃离的孤独感,诗人似乎在追求美好与理想的同时,心中却充满了迷惘与不安。接下来描绘的“月帔花冠冰雪容”,则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现了对美的向往,仿佛月光洒在花冠上,反射出冰雪般的纯洁与优雅。这种意象不仅突出人物的美丽,也隐喻了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行雨若迷归处路”,让人感受到一种彷徨与无助的状态,细雨如丝,迷雾般的归路让人感到困惑,象征着人生道路的曲折与不确定性。最后一句“近南惟见祝融峰”则突显了南方的雄伟与壮丽,祝融峰的高耸不仅是自然的象征,更是诗人心中向往的理想与目标。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唐代诗歌特有的含蓄与深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反映出一种孤独与迷茫交织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心嫌碧落”意指:
A. 对天空的向往
B. 对现状的不满
C. 对友人的思念
“月帔花冠”描绘的是:
A. 花的盛开
B. 人的美丽
C. 自然的景色
“行雨若迷归处路”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安宁
B. 迷茫
C. 快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这些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赠马炼师》的情感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