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客往荆州

《送客往荆州》

时间: 2025-04-23 17:25:41

诗句

巴丘过日又登城,云水湘东一日平。

若爱春秋繁露学,正逢元凯镇南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7:25:41

送客往荆州

原文展示:

巴丘过日又登城,
云水湘东一日平。
若爱春秋繁露学,
正逢元凯镇南荆。

白话文翻译:

又过了一天,巴丘的日子又要上城了,
湘东的云水在这一天显得格外平静。
如果你喜欢春秋的繁华和露水的学习,
那么正好遇上元凯镇守南荆州的时机。

注释:

  • 巴丘:指巴丘山,地名,古地名在今四川省境内。
  • 云水:形容云彩和水流,暗示自然的美景。
  • 湘东:指湘江东岸,风景名胜之地。
  • 春秋繁露:春秋季节的繁华与露水,象征着生机和学习的机会。
  • 元凯:元凯是唐代的一位将领,负责镇守荆州。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杨凭,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以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送别友人前往荆州,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依依不舍,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送客往荆州》是一首表现送别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内心情感,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首句“巴丘过日又登城”以日升日落的平常景象引入,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送别的迫近。接着“云水湘东一日平”描绘了湘东的宁静景象,给人一种平和而美好的感受,似乎在为友人的旅途祝福。

第三句“若爱春秋繁露学”,则把友人的未来与春秋的繁华联系在一起,暗示着希望和机遇,鼓励友人在新的环境中积极向上。而最后一句“正逢元凯镇南荆”则转到实际的历史背景,点出友人在荆州的责任与使命,既是对友人前程的展望,也是对其壮志的赞美。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送别的惆怅,又有对未来的美好憧憬。通过自然的描写和历史的联想,诗人展现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生活的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巴丘过日又登城:时间流逝,友人即将离去,表达了诗人的不舍。
    • 云水湘东一日平:描绘湘东的宁静美景,象征着美好的送别时光。
    • 若爱春秋繁露学:暗示希望友人在新的环境中追求知识和成长。
    • 正逢元凯镇南荆:提到历史人物,引入时代背景,表现对友人未来的期待。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云水湘东一日平”,上下句对称,增强韵律感。
    • 比喻:将春秋与繁华、学习结合,生动形象地传达情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期望,同时也蕴含着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巴丘:象征着行程与离别。
    • 云水:意指自然之美,象征着生命的流转与宁静。
    • 春秋:代表着时光的轮回与丰收。
    • 元凯:历史人物,象征着责任与使命。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巴丘”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山
      • B. 河
      • C. 城
      • D. 湖
    2. 诗中提到的“云水”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风景
      • B. 战争
      • C. 人物
      • D. 音乐
    3. 诗人对友人的期望是什么?
      • A. 归来
      • B. 成长
      • C. 战斗
      • D. 旅行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 《送友人》——李白
  • 诗词对比

    •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表达送别情感,但更侧重于离别的悲伤与对友人前途的展望。而杨凭的《送客往荆州》则更多地融入了自然景色的描绘,情感上显得更为温暖和鼓励。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过秦楼 帝台春·芳草碧色 冒寒行风雨有感 病中杂兴 其二 九日 立冬 自叹 中秋月 言怀 偕学子游都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始如处女,后如脱兔 包含国的词语有哪些 运旋 遂非文过 斑结尾的成语 手字旁的字 包含魅的词语有哪些 高官厚禄 轻险 那昝晩 巳字旁的字 包含宏的成语 户字头的字 唾壶敲缺 无平不陂,无往不复 上文 孽竖 釆字旁的字 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